应变片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应变片传感器及应用实验报告)

海潮机械 2023-01-07 02:38 编辑:admin 273阅读

1. 应变片传感器及应用实验报告

步骤

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 R1、R2、R3、R4 上, 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

差动放大器调零。从实训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实训台电源开关

2.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

应变式传感器是基于测量物体受力变形所产生的应变的一种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则是其最常采用的传感元件。它是一种能将机械构件上应变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元件。

3. 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

应变片的核心部分是敏感栅。将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虽然长度不变,但其直线段和圆弧段的应变状态不同,其灵敏系数K较整长电阻丝的灵敏系数K0小,该现象称为横向效应。

减少横向效应的方法:

减少横向效应的影响,有效的方法是减小横向系数C。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对栅状应变片,纵栅l0越长,横栅r越小,则C越小。因此采用短接式横栅或箔式应变片,可有效克服横向效应的影响。

金属电阻丝制成应变片时,在电阻丝的弯段,电阻的变化率与直段不同,导致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直段线材的灵敏度小,即产生横向效应。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优缺点: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寿命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易于实现小型化、整体化和品种多样化等。

它的缺点是对于大应变有较大的非线性、输出信号较弱,但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因此它广泛应用于自动测试和控制技术中。

4. 应变片传感器及应用实验报告总结

dR/R = k ε ,其中的K就是应变片的应变系数,就是你说的灵敏度/灵敏度系数 E= σ/ε

5. 应变片式传感器实验

1、线性度。称重传感器弹性体上的应变敏感元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AK/K理论上呈线性关系。实际上,当施加到弹性体上的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2、灵敏度。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Ko)是表示金属丝受力后,电阻的相对变化与轴向长度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当金属丝制成应变片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就是一个新的量值了,而且K恒小于Ko。这是由于胶基对力传递变形失真外,主要还有横向效应,而且K还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对K的要求是稳定性。

3、零漂和蠕动。在恒温条件下,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不承受任何载荷,应变片的阻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零漂。在恒温条件下,加到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上的载荷力恒定,应变片的应变输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蠕动。

4、横向效应。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其敏感栅有许多条直线及圆角部分组成。当受到纵向应力之后,直线段的电阻将增加,圆角部分的电阻将减小,其综合效应是使应变片的灵敏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在工程上采用箔式应变片可减小横向效应。

5、机械滞后和热滞后。当对贴有压力传感器应变片的弹性体循环加载和卸载时,应变片的AR/R与AL/L之间的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称为机械滞后。把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异值称为应变片的机械滞后值。它的物理意义是,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对弹性体循环加载、卸载过程中,对同一载荷,应变片输出的差值即为机械机械滞后值。当弹性体受到恒定外力时环境温度改变时应变片的电阻值也要变化。在循环改变温度时,应变片在同一温度下电阻的差值称为应变片的热滞后值。

6、电阻应变片的疲劳寿命。应变片粘贴到降陛体上之后,在应变极限之内往复循环地施加载荷,应变片所能承受某一特定载荷作用的循环次数为应变片的疲劳寿命。一般这一指标可达10的6次方。

7、应变极限。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所能测量的最大载荷力称为应变极限。在恒温条件下,缓慢均匀地施加载荷力,当应变片的输出大于机械应变的10%时,就认为应变片已接近破坏状态,此时的应变值就称为应变极限值。

8、电阻应变片的绝缘电阻。应变片的引线与弹性体之间的电阻值称为绝缘电阻。它的数量极为兆欧级。

9、电阻应变片的容许电流。称重传感器应变片接成桥路之后,当有电流通过时,将会产生热量,可以使电阻应变片的温度升高。当电流超过允许电流值时,可能造成应变片烧断栅丝。显然,允许电流与弹性体的尺寸、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应变片本身的尺寸等条件有关。使用中不允许超过允许电流的数值并注意相关的条件。

6. 应变片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国家标准中电阻应变片的阻值规定为60、120、200、350、500、1000,目前传感器生产中大多选用350的应变片,但是由于大阻值应变片具有通过电流小、自热引起的温升低、持续工作时间长、动态测量信噪比高等优点,大阻值应变片应用越来越广。

7. 应变片传感器及应用实验报告怎么写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寿命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易于实现小型化、整体化和品种多样化等。

它的缺点是对于大应变有较大的非线性、输出信号较弱,但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因此它广泛应用于自动测试和控制技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