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浸出设备(回流浸提装置)

海潮机械 2023-01-12 22:34 编辑:admin 51阅读

1. 回流浸提装置

1.煎煮法.是指用水作溶剂,加热煮沸浸提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是在药粉在添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3.水蒸汽蒸馏法.有两种方法:—种是将水蒸气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通入盛有被蒸物的烧瓶中,使被蒸物与水一起蒸出;另一种方法是将水加入到装有被蒸物的烧瓶中,与普通蒸馏方法相同,直接加热烧瓶,进行蒸馏,这是一种简化了的水蒸气蒸馏方法;当蒸馏时间较短,不需耗用大量水蒸气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4.回流法  

5.浸渍法.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作用成分提取出来。提取时将中草药溶解于溶剂中,以使其有效成分浸出。选取溶剂时依照相似相溶原理。但浸出率较低,如果用水溶解,提取液还会发霉变质,因此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较大,与液体相仿,而它的粘度又较接近于气体。因此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萃取剂。  

7.超声波提取法.在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等),将中药材根据需要粉碎或切成颗粒状,放入提取溶媒中;容器的外壁粘接换能器振子或将振子密封于不锈钢盒中投入容器中;开启超声波发生器,振子向提取溶媒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提取溶媒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和机械作用一方面可有效地破碎药材的细胞壁,使有效成分呈游离状态并溶入提取溶媒中,另一方面可加速提取溶媒的分子运动,使得提取溶媒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接触,相互溶合、混合。

2. 溶液浸提技术

按逆流原理,用热水浸泡原料,使其中可溶物溶入水中,然后与水不溶物分离。浸提为一扩散过程,开始浸提时,水渗入碎料的细胞中,溶解其中的可溶物,形成高浓度的胞内溶液,碎料外部形成低浓度的浸提液,依靠浓度差,单宁从胞内溶液不断扩散到浸提液中,直到胞内溶液与浸提液的浓度差相等时,扩散作用停止。放出浸提液,另加清水或低浓度的浸提液,扩散作用又重新开始,直到新的浓度差相等时为止。如此重复进行,使单宁浸提比较完全。

生产中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抽出率、缩短浸提时间。如减小碎料粒度或压成小片;采用转液泵循环;加亚硫酸盐浸提,促进难溶于热水的和不溶于热水的单宁溶解;合理提高浸提温度,加快单宁扩散;适当提高出液系数,增大浓度差等。

3. 连续浸提装置

浸渍法:将固体粉末或一定形状及尺寸的已成型的固体(载体或含主体的催化剂)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分离残液。这样,活性组分就以离子或化合物的形式附着在固体上,这种方法谓之浸渍法。

浸轧法是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属于印染行业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所以,浸渍法和浸轧法的区别:浸渍法:将固体粉末或一定形状及尺寸的已成型的固体(载体或含主体的催化剂)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分离残液。这样,活性组分就以离子或化合物的形式附着在固体上,这种方法谓之浸渍法。

浸轧法是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属于印染行业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4. 回流提取法装置

(索氏)琐事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优点:使固体物质每次都被纯的热溶剂所萃取,减少了溶剂用量,缩短了提取时间,因而效率较高.萃取前,应先将固体物质研细,以增加溶剂浸溶面积. 原理很简单,原理就是重复回流提取啊.也就是说:完成一次溶剂提取后,溶液被加热,挥发的溶剂经过冷凝管冷凝,重新进入提取的环境,开始新的一次提取过程;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停止提取.这比直接用溶剂回流提取省溶剂,也剩下了很多后期去除溶剂的时间;但是要求您的提取物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5. 回流浸提法

水提醇沉法系指处方中药材加水煎煮,既提取出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甙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无机盐等。

若往水煎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以改变其溶解性能而将杂质部分或全部除去。

当乙醇浓度达到60%~70%时,除鞣质、树脂等外,其他杂质已基本上沉淀而除去。

如果分2~3次加入乙醇,浓度又逐步提高,最终达到75%~80%,则除去杂质的效果更好。醇提水沉法系指将中药原料用一定浓度的乙醇用渗漉法、回流法提取,即可提取出生物碱及其盐、甙类、挥发油及有机酸类等;虽然多糖类、蛋白质、淀粉等无效成分不易溶出,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却仍可提出。

为此,醇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再加水处理,并冷藏一定时间,可使杂质沉淀而除去。40%~50%的乙醇可提取强心甙、鞣质、蒽醌及其甙、苦味质等;60%~70%乙醇可提取甙类;更高浓度乙醇则可用于生物碱、挥发油、树脂和叶绿素的提取。

6. 回流冷浸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

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为容量的1/3-1/2,溶剂浸过药材表面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