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4纳米光刻机(中国唯一一台7nm光刻机)

海潮机械 2023-02-05 16:59 编辑:admin 168阅读

1. 中国唯一一台7nm光刻机

是真的,但目前无法量产。

国产7nm指的是中芯国际的芯片技术项目,中芯国际是大陆芯片代工领域排行第一的公司,其可以用duv光刻机通过多重曝光技术使芯片制程达到14nm工艺,就是报道中的n+1、n+2技术,这个技术也是可以趋近于7nm工艺的,但是目前来说成品率不高,无法达到量产状态。

2. 中国现在能做几nm芯片

我们的中芯国际有能量产12 nm芯片的技术,而且良品率达到95%,12nm技术水准已经相当成熟了。7nm技术已开始流片,技术障碍不存在了,下一步通过技术提升来提高良品率。但是中芯国际生产用的海外设备占比达90%,国产设备仅仅10%,国产设备还任重道远。

3. 国产28nm光刻机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机器,光刻机的先进程度决定了芯片的质量。

我国光刻机最高技术是上海微电子研究所的90nm工艺,它的SMEE200系列光刻机、300系列光刻机、500系列光刻机、600系列光刻机只能够达到90nm工艺水平。而像江苏无锡影幻半导体公司、合肥芯硕半导体公司都只能够拥有200nm工艺的光刻机量产能力。

世界上最顶尖光刻机是荷兰的ASML掌握,ASML占有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7nm工艺水平。

4. 中国首台5纳米光刻机

光刻机最大噱头是光源为13.5纳米的ASML光刻机,台积电用这型号光刻机,实现了5纳米制程,而英特公司和三星公司没有做到,特别要注意这里不是五纳米线宽,而是制程。线宽是光刻机的性能指标,是长度单位,极限值是衍射极限值,一般接近波长值,大于波长值,所以很容易有这样的错误想法:

注意台积电实现了5纳米制程,而不是ASML光刻机实现的,三星也用了,它至今没有达到5纳米制程,特别要注意不是达到了5纳米线宽。但是,很多人在混淆这个概念,直接就说ASML光刻机是5纳米光刻机,国产只能实现90纳米。如果理解成线宽,都接近或微微超过半宽度,如果这样理解,国内又无法开发出13.5纳米光源,赶上和超越ASML光刻机,只能是水中捞月的空幻。

所以,一定要注意线宽和制程的区别!ASML的光刻机只能接近衍射极限,台积电的制程是台积电的说法,只说明用的比三星英特好,制程不是长度概念。第二,衍射极限接近波长不准确,应该是衍射极限值=波长/Na,Na值在0.05到0.75之间。13.5纳米光源由于只能采用离轴光路,这是致命的,又只能采用反射式光路,球差和平场两个要求难保证,所以一般Na值0.05。而193纳米光源水浸润后相当于132纳米光源,Na值一般0.5。所以两种光源几乎无差异。而193纳米光源特殊设计镜头, 使Na值达0.75,就有可能达到比13.5纳米更好的效果。

第三,那么台积电的制程比三星和英特更好又是什么回事?使用光刻机还有几个因素:一,光刻胶,布胶是有讲究的,它也决定最后刻线宽度。二,电路的掩膜制造,也决定最终线宽。三,五纳米制程的真实的线宽是,每平方毫米5000万只晶体管,每平方微米50只,单个晶体管占20000平方纳米,也就是平均140纳米的见方。比起13.5纳米波长,相差十倍多,所以对193纳米浸润后的光源相当于132纳米,都在衍射极限以内。

我最近关于麦氏方程组的研究,发现这个衍射极限值是否是它,我已经怀疑,这是以后的事。第四,刻线宽度是否可以突破上述这个值,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值,还和光刻机的使用有关系,这个可以用衍射理论说清楚的,这里我不讲。第五,本来光刻机和它的应用,已经触及衍射极限,本该有一个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它的意义远远大于光刻机的极限线宽。

5. 中国光刻机现在多少纳米

5纳米光刻机中国目前还无法做得出来。

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光刻机是荷兰阿斯麦尔公司生产的euv光刻机,其光源是13.5纳米的极紫外光光源。所谓7纳米5纳米都是用13.5纳米光源通过技手段制造的。而我国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制造euv光刻机的主要零部件,比如极紫外光光源,比如光刻机物镜组。我们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只能制造28纳米的光刻机。技术进步需要时间,而且这么复杂的超大型精密设备需要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