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回转窑(新型干法回转窑工艺流程图)

海潮机械 2023-01-18 21:45 编辑:admin 82阅读

1. 新型干法回转窑工艺流程图

回转窑是水泥、冶金行业、钢铁厂等工厂焙烧原料的主要设备。回转窑耐火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筒体不受高温气体和高温物料的损害,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适用于回转窑的耐火砖主要品种有:镁铬砖、尖晶石砖和白云石砖。

镁铬耐火砖

  

  砌筑方法 

  窑拱圈更后一块楔入的砖对于一个排列紧密稳定的圆拱圈至关重要,其被称之为锁砖。锁砖必须使其两个斜面与两侧的耐火砖斜面完全吻合,毫无间隙地充满预留的空间。

  

  如果原砖不满足需要,不能实行有效锁紧,或外形过大,不能楔入预留的空间,就应根据预先码砖的结果,确定加工砖的尺寸,用切砖机精确加工。加工砖厚度应不小于原砖的2/3,如满足不了要求,就加工两块砖。

  

  加工后的两块砖应隔开3块以上原砖布置,应选择为加工过的原砖作为锁砖,再由两块原砖之间留出的空隙,沿轴向楔入。这样有利于减小锁砖作业的摩擦,确保耐火砖有较高的强度。

  

  更后一排砖由于没有空间让锁砖从轴向楔入,而只能从径向楔入,为保证拱圈的稳定,必须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更后一圈转,其长度不小于原砖的1/2,如果小于1/2,应加工两圈转。干法砌筑时,应精确预留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通过砖的切割使空间断面为矩形,更后一块砖楔入后,应接着在两旁用钢板楔紧。

  

  用湿法砌筑时,可用挤出过量火泥的方法固定,并及时楔入钢板。更后楔入的位置,应在回转窑正下方左右各60度的范围内。由于耐火浇筑料凝结时间过长,不能对周围的耐火砖有锁紧作用,原则上不用耐火浇筑料取代更后一块砖。

  

  由于现在回转窑的尾部一般均采用耐火浇筑料砌筑,因此更后一块砖砌筑的问题,就绕过去了。

  相邻的环带,锁砖的位置应错开2~3块砖。

  

  在拆除支撑和慢转窑筒体后,发现不仅的环带,应使用楔紧钢板更后楔紧。楔紧钢板长宽应比耐火砖小10mm,厚度2mm。每条砖缝不能超过一块钢板。楔紧钢板应平整、无毛刺,并在楔入端磨削出楔角,以方便钢板的楔入。

  

2. 新型干法回转窑的工艺流程

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机械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 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 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水泥机械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 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设备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 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 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 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5、水

3. 新型干法回转窑系统

是中国山东省的。

山水水泥品牌属于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

原为山东水泥试验厂,始建于1972年。企业建有两条日产2000吨和一条日产1000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3台生料磨,8台水泥磨,年生产能力26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工艺代表着目前世界水泥生产的先进水平。

4. 新型干法窑系统工艺流程图

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艺设计中,对原燃料中各种元素的控制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控制原燃料的化学成份,避免有害物质进入。

由于生料中的R2O(K2O+Na2O)、SO3-2、Cl- 会对新型干法生产中的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结皮堵塞现象产生影响,所以在确定了原料的种类及配合比后,一定要随时验证生料中的有害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就应考虑改换原料或率值,或者是采取旁路放风措施以减少碱、硫、氯的循环富集对新型干法窑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氧化镁(Mg O)

当熟料中含有少量Mg O时,能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数量,降低液相粘度,有利于熟料烧成;在硅酸盐水泥中,Mg O与主要熟料矿物相化合的含量为2%(以质量计),超过该数量的部分就在熟料中呈游离状态,从而导致已经硬化的凝固体内部发生体积膨胀而开裂。

游离二氧化硅(f-SiO2)

燧石是原料中的有害杂质,燧石对设备的磨损严重,对窑磨操作均有不良影响。

氯在烧成系统中主要生成CaCl2或氯化碱,其挥发性特别高,在窑内几乎全部再次挥发,在预热器出口遇冷凝结,形成氯、碱循环富集,致使预热器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提高近百倍,引起预热器结皮堵塞。为此,国际上生料中氯含量的通用的控制阈值≤0.015%。

碱(K2O+Na2O)

碱对水泥的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新型干法熟料烧成系统的正常生产;二是影响熟料的质量。煅烧含碱过高的生料,容易引起烟道、分解炉、预热器中结皮堵塞;回转窑内烧结温度范围缩小,热工制度不稳,飞砂严重,窑皮疏松,烧成带衬料寿命缩短,致使熟料质量下降,严重时将无法正常生产。如果熟料含碱量过高,则其凝结时间将缩短,以致急凝,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高,安定性不良,抗折强度降低,并出现1天、3天的抗压强度略有升高,而7天、28天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的现象。

硫碱比是水泥煅烧过程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如果SO2 含量有富裕,则往往容易引起预热器结皮堵塞或窑内结圈;反之,如果碱含量有富裕,则会影响到预热器的正常运转。

5. 回转式干燥窑工作原理

高温烟气干燥

(1)原理:湿煤泥由上料机输送到回转圆筒干燥机的筒体内部,与此同时,燃煤热风炉内的高温烟气进入筒体内部。煤泥在高温烟气的直接接触下充分传热传质,大量的水分被蒸发,干燥后得到煤泥经卸料器排出,完成整个干燥过程,含尘气体经除尘器净化后由引风机排空。

(2)优点:高温烟气主要有干燥强度大、处理能力大、运行平稳、维护成本低等。

(3)缺点:烘干温度在500-700℃,烘干高挥发份、热值高的煤泥时如果操作不当会有煤粉爆炸的危险,干燥尾气量大、含尘量高,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蒸发的煤泥中水分直接排放,对热能资源和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低温蒸汽干燥

(1)原理:内热式蒸汽回转干燥机对湿煤泥进行间接干燥,煤泥干燥环境本质安全。湿煤泥通过打散料仓、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进入蒸汽回转干燥机内,随筒体的转动与干燥机内部的蒸汽换热管接触,进行换热干燥,并逐渐向出料端移动,

干燥合格的煤泥排出筒体外。煤泥蒸发出来的水分由携湿气体带出,由引风机经过水浴除尘器净化后外排,低温蒸汽干燥技术中用到的主要设备有空心浆叶干燥机、蒸汽回转干燥机,蒸汽回转干燥机又分为直管固定式蒸汽回转干燥机和环管分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

(2)优点:系统本质安全,无粉尘爆炸危险,蒸汽凝结水可以做锅炉回水,干燥尾气量小,含尘量低,易处理。

(3)缺点:消耗蒸汽量大,热利用效率低,多数项目利用附近电厂余热蒸汽。

太阳能棚干燥

(1)原理:在干燥棚内,以厂区余热蒸汽或余热热水为主要热源,底部加热煤泥或污泥,辅以太阳能增温,系统自动对原料进行布料、翻拌、收料,实现对煤泥的干化处理。

(2)优点:热能品味要求低,节能环保,运行安全,维护操作人员少。

(3)缺点:占地面积大,单元处理量干燥时间较长,冬季或者阴雨天气时效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