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气轮机系统按照什么运行
发动机最基本的运行原理都是通过燃烧等方式,将化学能源(煤、油、气等)转换为机械动力,带动负载。因此,发动机按工作流程可以粗略的分成燃烧系统和动力系统两个部分。
如果燃烧系统和动力系统是分开的,即先燃烧化学能源,后通过介质推动产生动力,这种发动机可以称为“外燃机”;而相对的,燃烧时直接产生动力,这种发动机可以称为“内燃机”。
外燃机包括通常说的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内燃机包括通常说的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
2. 燃气轮机运行规程
1 值班轮机员负责领导并督促本班人员严格遵守机炉舱管理规定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完成机舱内的各项值班工作。
2 轮机长在机舱时,值班轮机员仍应该继续对机舱工作全权负责,直到轮机长明确通知他轮机长已承担责任经双方确认后为止。
3 驾驶台的所有命令应迅速执行,认真按要求填写轮机日志和车钟记录簿,不得任意涂改、乱画和撕毁。
4 按时巡回检查机舱和舵机舱,仔细观、听、闻、摸机电设备、轴系的运转情况。对机舱内正在运转设备,间隔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对中间轴承、尾轴套筒、冷冻机房等间隔检查不得超过4小时,舵机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锅炉本体及主要阀门每班检查一次,应急及备用设备也应保持随时可用,如发现异常要立即排除。如不能解决,应立即报告轮机长。
5 为使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免遭任何威胁,在船舶推进系统发生故障引起速度变化或停止运转、舵机失灵或失效、机舱发生火灾、电站发生故障或类似这种威胁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驾驶台,以便驾驶台有充分的时间采取一切的措施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事。故障解除后,将详细情况记入《轮机日志》。
6 根据设备运转需要及时进行驳油、净油、补充压缩空气等日常工作,保持油柜、水柜有足够的储备。除对日用油柜驳注外,移驳燃油应事先与大副联系。
7 根据驾驶部通知,值班人员负责移注、排灌压舱或移注油、水,供应或停供所需的水、电、气和汽。
8 认真执行船长、轮机长指派的其它工作,并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工作。
3. 燃气轮机系统按照什么运行管理
髙速旋转物体动不平衡会产生激烈振动,损害设备,甚至无法运行
4. 燃气轮机的工作包括那几个过程
1791年,英国人巴伯首次描述了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1872年,德国人施托尔策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并于1900~1904年进行了试验,但因始终未能脱开起动机独立运行而失败;1905年,法国人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的燃气轮机,但效率太低,因而未获得实用。
1920年,德国人霍尔茨瓦特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其效率为13%、功率为370千瓦,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但因等容加热循环以断续爆燃的方式加热,存在许多重大缺点而被人们放弃。
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人们掌握了压气机叶片中气体扩压流动的特点,解决了设计高效率轴流式压气机的问题,因而在30年代中期出现了效率达85%的轴流式压气机。与此同时,涡轮效率也有了提高。在高温材料方面,出现了能承受600℃以上高温的铬镍合金钢等耐热钢,因而能采用较高的燃气初温,于是等压加热循环的燃气轮机终于得到成功的应用。
1939年,在瑞士制成了四兆瓦发电用燃气轮机,效率达18%。同年,在德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从此燃气轮机进入了实用阶段,并开始迅速发展。
5. 燃气轮机装置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燃气动力装置,以燃烧气体为工质,并采用内燃机、燃气轮机或喷气发动机作为原动机的动力装置。
与蒸汽动力装置相比,循环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单位功率质量较小、启动迅速、可不消耗或少消耗水。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冶金及化工部门,特别在交通运输设备中应用更为广泛。
6. 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DCS =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
TCS = Turbine Control System,透平控制系统;
在联合循环机组中,TCS一般由燃气轮机供应商随主机一同提供。而且,常规做法是汽轮机的控制也含在TCS中。而DCS则是用于除TCS控制范围以外的设备的控制,比如锅炉、水泵、常用母线等等。当然,也有要求TCS系统涵盖全厂设备的控制。但是由于TCS价格要高于DCS(国产化率高),所以常规的做法是分为两套系统,并且在DCS中实现TCS数据监控,甚至是一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