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步轮最小齿数
同步轮有单数齿,也有双数齿。一般来说同步带轮的齿数偶读应该是需要是奇数的,大小的同步带轮齿数应该要互质,并且链条的节数一般来说都是偶数,这样子同步带轮的磨损将会非常的均匀。
但是如果两个同步带轮的轮轮轴是装数对齿轮并且通过啮合的不同的同步带轮从而实现变速的时候,就有可能都会成为双数。
2. 链轮奇数齿和偶数齿的区别
确认一下,是否是链条选偶数?
若是那么:链条若是奇数那就要人工特意的增加“半链节” 比较麻烦,而偶数就省去这些麻烦,包括以后的维修,由于链条传动的中心距无论设计计算还是实际工作中的调试的允许范围都给使用偶数节链条宽厚的条件,所以不需担心中心距的问题。
正是链条的偶数才有了链轮最好是奇数齿,这样的啮合防止了某部分链条齿和链轮某几个齿老是固定啮合,使它们磨损均匀最大可能的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若不考虑这些因素,链传动也是完全可以运行的,但是作为一个设计人员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是不会不考虑上述因素的。
3. 同步带轮齿距
1.皮带类型——确定同步带轮的齿形和齿距。齿形可分为英制MXL,XL,L,H和S2M,S3M,S5M,S8M,T5,T10. 带轮和带型的齿形要匹配。
2.确定皮带宽度
3.节圆周长
4.皮带的材料
4. 同步带轮齿数与直径
同步带轮节径,就是同步轮的节圆直径。在齿轮表明上看,节圆直径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但是,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因为,齿轮上的很多数据都是与节圆直径有关的。比如: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再简单一点说,节圆直径是两个齿轮的交接点(切点)。
节圆半径的计算方法如下:
节圆的计算:
1、对外啮合齿轮(变位和非变位齿轮)
节圆半径=中心距*齿数/齿数和
2、对内啮合齿轮(变位和非变位齿轮)
节圆半径=中心距*齿数/齿数差
5. 同步带轮模数与齿数
同步齿形带的规格是怎样的
同步齿形带的工作面及带轮的轮缘表面均做成相应的齿形,且带与其啮合的带传动。一般采用细钢丝绳作强力层,外面包覆聚氨酯或氯丁橡胶。强力层的中线被定为带的节线,节线周长为公称长度。
同步齿形带的模数、宽度和齿数系列及规格
宽度系列,mm 8、10、12、16、20、25、32、40、50、60、80、100、120
齿数系列 32、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10、120、140、160、180、200
模数m系列,
mm
1.5 2 2.5 3 4 5 7 10
宽度b 8~32 10~50 12~60 16~80 20~80 25~100 40~120
齿数Z 32~200 35~200 40~200 45~200 50~200
标记示例 模数m=4mm、宽度b=60mm、齿数Z=100的聚氨酯同步带:
聚氮酯同步带4×60×100
同步齿形带以强力层的中心线为节线,节线周长度Lp为公称长度,相邻两齿沿节线对应 点间的距离称为周节p,模数m=p/π。国产同步齿形带采用模数制。带的标记为: 模数 (mm)×宽度(mm)×齿数,即m×b×z。其模数、宽度和齿数的系列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应规格见上面。
6. 同步带轮允许最小齿数
1使被切齿轮的齿数多于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国家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m=17,。
7. 同步带轮 齿形 参数
齿形带的工作面做成齿形,一般采用细钢丝绳作强力层,外面包覆聚氯脂或氯丁橡胶。强力层中线定为带的节线,带线周长为公称长度。带的基本参数是周节p和模数m 。周节p等于相邻两齿对应点间沿节线量得的尺寸,模数m=p/π。中国的同步齿形带采用模数制,其规格用模数×带宽×齿数表示。
V形带的工作面做成V形,是由强力层、伸张层、压缩层和包布层制成的无端环形胶带。强力层主要用来承受拉力,伸张层和压缩层在弯曲时起伸张和压缩作用,包布层的作用主要是增强带的强度。V形带的截面尺寸和长度都有标准规格。
齿形带与V形带十分广泛应用在机械带传动中,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
齿形带应用形式是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
V形带应用形式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
应用形式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特点:
1.齿形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2. V形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相对稳定。
8. 同步轮的齿数
1、定义计算方法:减速比=输入转速÷输出转速,连接的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的比值,如输入转速为1500r/min,输出转速为25r/min,那么其减速比则为:i=60:1。
2、齿轮齿数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如果是多级齿轮减速,那么将所有相啮合的一对齿轮组的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乘即可。例如Z2=100,Z1=25,则i=100÷25。
3、皮带、链条及摩擦轮减速比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
9. 同步带轮节径和外径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计算:Dp=p×Z/∏Dp: 节径Z : 齿数∏: 圆周率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De= Dp-2δDp:节径δ:节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