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同步带节线计算(同步带节线长度表)

海潮机械 2022-12-25 17:55 编辑:admin 299阅读

1. 同步带节线长度表

同步带节线是指当同步带垂直其底边弯曲的时候,在同步带中仍然能够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之为节线,节线长一般以LP表示。其实通俗化来讲同步带的节线长就是同步带的周长。

同步带的节线长计算公式:L=2C+1.57(DP+pd)+(DP-pd)/4C

DP:大轮节径

pd:小轮节径

C:同步带轮中心距

P:节距

Z:齿轮齿数

节径:DP=P*Z/3.14

同步轮中心距计算公式:C={B+√(B²-2(DP-dp) ²)}/4

B= L – 1.57 (Dp + dp)

2. 同步带节长计算

同步带轮节径,就是同步轮的节圆直径。在齿轮表明上看,节圆直径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但是,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因为,齿轮上的很多数据都是与节圆直径有关的。比如: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再简单一点说,节圆直径是两个齿轮的交接点(切点)。

节圆半径的计算方法如下:

节圆的计算:

1、对外啮合齿轮(变位和非变位齿轮)

节圆半径=中心距*齿数/齿数和

2、对内啮合齿轮(变位和非变位齿轮)

节圆半径=中心距*齿数/齿数差

3. 同步带节线长度标准

同步带节线是指当同步带垂直其底边弯曲的时候,在同步带中仍然能够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之为节线,节线长一般以LP表示。其实通俗化来讲同步带的节线长就是同步带的周长。

同步带的节线长计算公式:L=2C+1.57(DP+pd)+(DP-pd)/4C

DP:大轮节径

pd:小轮节径

C:同步带轮中心距

P:节距

Z:齿轮齿数

节径:DP=P*Z/3.14

同步轮中心距计算公式:C={B+√(B²-2(DP-dp) ²)}/4

B= L – 1.57 (Dp + dp)

4. 同步带的节距型号有哪些

代号: XX-X-XXX XX:代表长度代号:表示节线长; X: 代表型号:表示节距, XXX:代表宽度:表示带的宽度。 周节制带见:GB/T11616-1989; 模数制带国引进设备配套尚无国标. 圆弧形带见: JB/T7512.1-1994

5. 同步带节距表

同步带的节距指的是通过传动带内表面上等距分布的横向齿和带轮上的相应齿槽的啮合来传递运动。

与摩擦型带传动比较,同步带传动的带轮和传动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能够保证严格的传动比。但同步带传动对中心距及其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

虽然同步带基体是聚氨酯或氯丁橡胶,有弹性,但其承受负载的强力层采用伸长率很小的钢丝、玻璃纤维材料压铸成型,在工作拉力及变应力作用下伸长率极小,同步带节距保持不变,使带齿与同步轮齿,实现无滑差的同步传动,获得准确的传动比

6. 同步带节线长度计算

当同步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为节线,节线长以LP表示。

7. 同步带标准节线长度

同步齿形带的规格是怎样的

同步齿形带的工作面及带轮的轮缘表面均做成相应的齿形,且带与其啮合的带传动。一般采用细钢丝绳作强力层,外面包覆聚氨酯或氯丁橡胶。强力层的中线被定为带的节线,节线周长为公称长度。

同步齿形带的模数、宽度和齿数系列及规格

宽度系列,mm 8、10、12、16、20、25、32、40、50、60、80、100、120

齿数系列 32、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10、120、140、160、180、200

模数m系列,

mm

1.5 2 2.5 3 4 5 7 10

宽度b 8~32 10~50 12~60 16~80 20~80 25~100 40~120

齿数Z 32~200 35~200 40~200 45~200 50~200

标记示例 模数m=4mm、宽度b=60mm、齿数Z=100的聚氨酯同步带:

聚氮酯同步带4×60×100

同步齿形带以强力层的中心线为节线,节线周长度Lp为公称长度,相邻两齿沿节线对应 点间的距离称为周节p,模数m=p/π。国产同步齿形带采用模数制。带的标记为: 模数 (mm)×宽度(mm)×齿数,即m×b×z。其模数、宽度和齿数的系列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应规格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