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带及带轮设计(同步带及带轮设计计算)

海潮机械 2022-12-17 10:17 编辑:admin 300阅读

1. 同步带及带轮设计计算

齿轮传动中引进模数这个参数,是为了减少加工刀具套数,所以模数是齿轮传动设计不可缺少的关键参数。而同步带轮均为铸造成型,所以在设计同步带传动时,是直接根据有关图表直接查用,而丝毫不涉及到模数。例如:常用的通用同步带型号有MXL、XXL、XL、L、H、XH、XXH共七种,它们对应着不同的负载要求,同时每个型号又有不同的齿宽,以便于对功率进行细分。

简单的说,同步带传动的设计步骤为:确定传递功率---确定带的型号及节距---选择小带轮的齿数---确定传动中心距---选择带的节线长度。

2. 同步带轮外径计算表

设同步轮的齿数×模数为d,同步轮的节顶距为δ,设同步带的外径为D,则计算公式如下:D=d-2×δ。同步轮的外径会随着模数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就比如模数为1的时候,外径会是0.25。当模数为2的时候,外径会是0.5,以此来进行类推。

同步轮的模数计算公式为同步带轮的齿数×同步带轮齿节距÷圆周率=同步带轮节圆外径。

3. 同步带轮带长度的计算

同步带是和同步带轮相互之间进行配合使用的,所以首先要确定同步带轮所选的齿形可以和同步带的齿形相互匹配。然后根据所选择的同步带的宽度决定同步带轮的轮体宽度。然后去认定一下同步带轮的周边是否需要设有挡边,以此来防止同步带在传动的时候出现打滑的现象。

3、同步带的选择和同步带轮的选择都是需要通过所使用的机器已经具体的传动状况所进行设计的,同步带的齿形还有齿数决定了同步带轮所使用的大小。同步带和同步带轮之间的节线长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刚好一样的话也就代表着同步带会刚好套在同步带轮上面。同步带的长度需要根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的中心距来进行确定。

4. 同步带轮技术参数

规格:  28-14M

齿数为:  28个

节径:  124.78mm

外径:  121.98mm

档边直径:  134mm

档边内径:  108mm

档边厚度为:  3.5mm

材质:  45#钢

5. 同步带轮设计手册

28-14M

  0  对于同步带轮规格是28-14M的,其参数如下:齿数为28,节径为124.78,外径为121.98,档边直径为134,档边内径为108,档边厚度为3.5

6. 同步带及带轮选型计算

s45C是碳素调质钢,耐磨性和受力性均较好。但重量沉,主要用于重载传动中。铝合金重量轻,用在轻载同步带传动中较好。轻重载具体可参看选型手册,和轮径大小与皮带宽度均有关系。

7. 同步带轮选型计算

机械手册上同步轮的选型是根据转速、小带轮转速和额定功率选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24齿的小带轮,8M(20mm)、5M(9mm)和3M(6mm)在转速为800r/min时的额定功率分别是0.062、0.247和1.42Kw。

8. 同步带轮结构设计

同步带轮的齿形型号和节距等啮合参数与同步带的相同,(具体可以参考: 圆弧齿同步带 或梯形齿同步带) 需要确定的只是带轮齿数(或直径)和同步轮结构等。

同步带轮的齿数(或直径)一般是先确定小带轮的齿数,再按传动比来定大轮齿数。

为了保证同步带的应有寿命,小同步带轮的直径要大于表中的允许最小弯曲直径(详细见网页 同步带最小允许弯曲直径 新版网站中有),再折算成最小齿数。

只要结构和成本允许,从同步带的寿命考虑,小轮的齿数比允许的最小齿数稍多些为好。

小轮的齿数确定后,根据传动比就可确定大轮的齿数了。

再根据结构确定两带轮的中心距,按同步带的节距计算出节线长度或总齿数。

至此,传动参数就全部确定完了。

同步带轮的结构有很多种,从形状上可分为无凸缘B型的(分只有两端带挡片的轮齿部分BF 和 无挡片的齿轮部分BS)和有凸缘的A型,即除了有两端带挡片的轮齿部分外还有一段圆柱凸缘(分有挡片的AF型 和无挡片的AS型)。

详细请参考 产品中心的带轮页面 从与轴联结的方式看,可分三种:即螺钉、键和涨套(即所谓的免键联结)。

9. 同步带轮的设计计算

HTD同步带节园直径 Dp=p×Z/∏ 实际外圆直径 De= Dp-2k (Dp-节径,Z-齿数)

10. 同步带及带轮设计计算过程

各种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计算: Dp=p×Z/∏ Dp: 节径 Z : 齿数 ∏: 圆周率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 De= Dp-2δ Dp:节径 δ:节顶距 同步带轮中心距及同步带节线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