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编码器原理(主轴编码器齿轮)

海潮机械 2023-01-04 22:48 编辑:admin 130阅读

1. 主轴编码器齿轮

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于测量,也可用直线位移。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来处理。把电动机反馈信号传输给变频器。正确安装和接线尤为重要。

1、轴套型编码器严禁敲击、碰撞,以免损坏轴系与码盘;保证安装轴的加工精度。

2、安装顶丝式销钉,确保拧紧三颗对称分布的顶丝式夹紧螺栓;以保证轴向位移、径向跳动、角偏差在编码器允许范围之内。

3、编码器的接线和标准颜色(8芯电缆),根据现场设备需要只接4芯线。控制线路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屏蔽接地最好接于设备的电子接地端上。

4、编码器线路应与传动设备作电气隔离,与高噪电缆分开铺设。确保供电电压准确。

2. 主轴编码器齿轮作用

FANUC 0I-C系统主轴定向:位置信号有3种 1.使用1转信号外部接近开关(外部接近开关+电机速度传感器): 4000#0 :主轴和电机旋向 0相同 1相反 4002#3,2,1,0 :0001使用电机的传感器作位置反馈 4004#2 :1 使用外部1转信号

4004#3:三线接近开关常开PNP,凸起检测方式,设为:1 4010#2,1,0 :设定电机传感器类型 4011#2,1,0 :初始化自动设定

4015#0 :1 定向有效 4056---4059 :电机与主轴的齿轮比 4171---4174 :电机与主轴的齿轮比 2.使用位置编码器(编码器与主轴1:1连接): 4000#0 :主轴。

3. 主轴编码器的作用

如果你指的编码器是伺服电机上内置的编码器,你需要与伺服驱动器连接,如果是外置的编码器,你应该与PLC连接,这样能构成大闭环系统,提高控制精度。

4. 主轴编码器齿轮怎么拆

一、装置不同

1、编码器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

2、传感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二、分类不同

1、编码器

以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分类

(1)有轴型: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

(2)轴套型: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

2、传感器

按输出信号分类

1)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2)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3)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4)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三、功能作用不同

1、编码器

它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也可用于测量直线位移。

2、传感器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5. 主轴编码器原理

车床主轴定向取决于编码器安装位置,有3个作用: 1、检测主轴(主轴电机)的转速。

2、确定螺纹的起点位置,在转速,起刀点相同的情况下,螺纹会按照相同的轨迹加工。如果编码器松动,接触不良等就会造成螺纹乱牙。3、确定C轴的0度位置,这类编码器线数很高,能够高精度定位定向,可应用于C轴插补,常见于车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