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磁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海潮机械 2023-03-10 10:08 编辑:admin 231阅读

一、磁编码器的原理?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采用光电或磁电方法将轴的机械转角转换成数字或模拟电讯号输出的传感器件。

利用它可以实现角度、直线位移、转速等以及其它模拟物理量的测量,当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发光元器件发出的光经光栅、狭缝后光电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样,该图样经光电元件接收后形成模拟信号。再经的继电路处理后,输出电讯号。

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测量?

一、接线方法:

  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OC门输出型)。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Z相信号在编码器旋转一圈只有一个脉冲,通常用来做零点的依据,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

  二、工作原理:

  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三、永磁同步电机编码器定位的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编码器定位原理是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流,在通入电流后就会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构成旋转磁场,由于在转子上装置了永磁体,永磁体的磁极是固定的,依据磁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在定子中发生的旋转磁场会带动转子进行旋转,终究达到转子的旋转速度与定子中发生的旋转磁极的转速持平,所以可以把此电机的起动进程看成是由异步发动阶段和牵入同步阶段组成的。

四、旋转变压器编码器原理?

从原理上讲,旋转变压器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随着旋转变压器的转子和定子角位置不同,输出信号可以实现对输入正弦载波信号的相位变换和幅值调制,最终由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或者某些具备一定功能接口的DSP和单片机,根据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与正弦载波信号的关系,解析出转子和定子间的角位置关系。

五、磁性编码器原理?

磁编码器的原理是磁电阻效应。磁电阻效应的产生来源于通电导体或半导体内部载流子,而外部有洛伦磁力的作用,内部载流子运动轨迹就会发生偏转或产生螺旋运动,从而使导体或半导体内部的电位差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只是微观表现,宏观表现只要外磁场发生变化,磁阻阻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就是磁编码器的磁阻效应。

六、电感式编码器原理?

电感式编码器的原理是磁性编码器使用磁性码盘替代带槽光电码盘,磁性码盘上带有间隔排列的磁极,并在一列霍尔效应传感器或磁阻传感器上旋转。

码盘的任何转动都会使这些传感器产生响应,而产生的信号将传输至信号调理前端电路以确定轴的位置。

相较于光学编码器,磁性编码器的优势在于更耐用、抗振和抗冲击。

而且,在遇到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污染物的情况下,光学编码器的性能会大打折扣,磁性编码器却不受影响,因此非常适合恶劣环境应用。

七、请问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是: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