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造酱油(酱油怎么制造)

海潮机械 2023-01-14 18:46 编辑:admin 285阅读

1. 酱油怎么制造

材料及容器:打豆浆余下的豆渣300g、面粉100g、盐75g、玻璃密封罐2个。

  步骤:

  1、将打豆浆余下的豆渣淋干备用(尽量干一点,不然下一步的面团会很稀)。

  2、将豆渣和面粉按3:1的比例混合。

  3、将混合材料捏成小团放入平匾(我用盘子代替),放到太阳底下晒,稍干后放到阴凉通风处放一天(我是放两天)。传统的方法都是要等到面团发霉才做,这个姐姐改良了不用等发霉,我想是因为虽然没发霉,但菌丝就是酱油曲已经形成,所以也会成功。

  自己做酱油-超级简单的制作方法

  4、将面团放入玻璃密封罐,加入4倍的凉白开水(不要装满罐,要留一定空间发酵),加盐,充分搅拌。

  5、将罐密封(我因为不是密封罐,用保鲜膜在罐口覆盖了一层),放到家里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存放一年(估计三个月就可以食用,但姐姐的都是存一年,可能时间越久越好吃一点吧)。

  6、一年后开封,搅拌,充分和空气接触。因为没经过发霉处理没和空气接触,所以此时酱油是白色的。取2两红糖放铁锅内(锅一定要没油)炒一下,糖化了倒入白色酱油(可用纱网淋一下渣。一次可只做一瓶,余下的下次做)。水稍滚即可。酱油成功,据说比外面买的美味多了。

  

2. 酱油如何制成

1.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有色酱油来制取无色酱油的话,就是利用市面上的酱油,然后在电压320V-380V,电流2.5-3.5A常 压、常温下进行电渗析除盐。

2.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去除酱油中95%的盐分,然后我们再利用盐酸或碳酸钠来吧酱油的pH值调整至4-9。

3.最后在绝缘对压力为15-350mmHg,温度20-60℃下进行分子蒸馏最终我们可以获得无色酱油原液。

4.我们再利用无色酱油原液与盐、味精及各种常规要求的添加剂混合调配成无色酱 油。

制成的无色酱油可用来烧菜肴也可用来凉拌菜, 制成的菜肴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

3. 酱油是怎么制作的

酱油的原料处理 分为3步。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4. 酱油是如何制作的

步骤/方式1

用料

步骤/方式2

一包盐。

步骤/方式3

一包豆豉。

步骤/方式4

一包香菇。

步骤/方式5

把所有的配料材料称重。

步骤/方式6

把豆豉切碎,这样容易入味。

步骤/方式7

锅里放盐,炒到微微发黄,把刚才准备好的白糖放锅里一半继续炒。

步骤/方式8

炒出颜色。

步骤/方式9

锅里放2500克温水,大火烧开。

步骤/方式10

在所有的材料都放进去,大火煮25分钟左右。

步骤/方式11

把渣捞出来。

步骤/方式12

再过滤一遍,等凉了放在瓶子里。

步骤/方式13

完成。

5. 酱油怎么制造过程

酱油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现在已知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中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酿制和食用酱油了,此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酱油。但考虑到酱油和酱的制造工艺是极其相近的,而中国在周朝时就已发明了酱,所以酱油的发明也应远在汉代之前。酱存放时间久了,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汁。人们品尝这种酱汁后,发现它的味道很不错。于是此后便改进了制酱工艺,特意酿制酱汁,这大概就是最早的酱油的诞生过程。

6. 酱油怎么制造成的

酱油的味道偏咸一点,可以加入一点水,或白砂糖稀一下,味道会淡一点,变生抽。生抽属于酱油中的一个品种,主要是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人工接入种曲,经过发酵等一系列过程而成,吃起来的味道较淡,颜色也不重,适量加入是不会改变菜品原有的色泽的。

普通酱油的制作工艺和生抽基本相似,但是普通酱油大多被用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北方人口味相对较重,为了适应当地人群,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将其口感调的略微咸了一些,酱香味也十分浓郁了。

7. 如何制造酱油

首先泡豆:用冷水静泡4~8小时,黄豆泡到表面光滑无皱纹即可,然后开始隔水蒸豆,蒸10~15分钟左右,不可以蒸全熟,蒸到八分熟即可

拌曲:取适量干豆重量的0.04%曲精,用自然风等待熟豆冷却到40以下,如果温度掌控不好可以用体温计来测量,然后搅拌面粉或麸皮和曲精混合,稀释方便在与豆子混合时搅匀。

成曲:搅拌好的豆子平铺到盘子上,在24-28℃左右温度发酵28-30个小时左右,可用湿布搭在附近以增加周边空气的湿度,但是一定要防止水分滴到豆子上,防止让曲继续生长,待曲整体呈黄绿色,孢子饱满时即制曲成功。

发酵:将成曲与盐水或其他配料一同放进缸里发酵,具体的根据你想制作的产品不同而用不同的配比方法。

8. 酱油怎么制作?

自酿酱油的食材和调料:

黄豆 2000克,面粉 200克,酱油曲精 2克,水 6500克,盐 1000克,花粉 一点点

自酿酱油的做法步骤:

第1步.黄豆浸泡膨胀无皱纹,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到笼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停火自然降温。不要蒸烂,黄豆降温降到40℃以下,接种酱油曲精,将曲精和面粉混合均匀,和黄豆拌匀,让黄豆都沾上面粉。 或者用磨豆浆剩下的黄豆渣面粉成面团,然后捏成小块小块铺在盘子里,晒干

第2步.把拌好的黄豆放在干净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发酵制曲

第3步.温度30-35度之间最好,8-12小时,料发白,将曲翻一次,温度低延长时间。

第4步.28小时左右,黄豆表面会长满菌丝(菌丝为黄绿色),此时已经制曲完成。(受季节、温度的影响,长菌丝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 然后制好曲,拿去晒3天太阳.

第5步.放到缸里面或者瓶子,加入2.5公斤14.5%的盐水,(盐水温度55-60℃),然后封闭,暴晒使曲发酵,每天用木棍搅拌1次,7天后再加5公斤14.5%的盐温水,水温50℃左右,加入花粉,2-3天搅一次,再发酵半月,半月后在太阳下密封暴晒自然发酵,不易再搅拌

第6步.4个月后打开看看,颜色已经很深,酱香味很浓,晒的时间长味道会更好

第7步.用纱布袋榨去残渣即可。滤出酱油。

第8步.酱油渣,加盐水再过滤,重复可以出3遍

第9步.放入锅内加热消毒,煮15分钟左右,撇除泡沫

第10步.煮好的酱油最好装入瓶子,不要密封,瓶子口用纱布包好,防止灰尘,晒20天左右,沉淀后味道更好。

9. 酱油如何制作的

原料选择为较好的黄豆、面粉,按黄豆∶面粉∶盐水为2∶1.5∶1配制组成一个酱醅,经30多道工序,1年左右的日晒夜露,酱醅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并具有浓郁的酱香味。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及制曲。大豆清选后洗净,加水浸泡3~5小时(视季节而定),以豆粒胀起无皱纹为度。然后将水放净,取出黄豆,装入蒸锅内常压或加压蒸煮(常压4~6小时;压力1.5~2.0公斤/厘米2,40分钟)。以蒸至熟透而不烂,用手捻时豆皮脱落,豆瓣分开为适宜。此时即可出锅,摊于拌料台上进行冷却至80℃左右,与干面粉拌和,拌匀后装匾,装匾时要中间薄,四周稍厚。每个匾约装12.5公斤左右,放入曲室制曲。

利用天然制曲时,室温一般保持在25~28℃,装匾后24小时品温逐渐上升,如超过40℃,需敞门通气散热,同时要翻曲,促使霉菌均匀繁殖。温度过度,曲料会发粘产酸。成曲呈黄绿色,但常混有根霉或毛霉。老法制曲一般选择在早春季节,气温较低,利于低温制曲。

  2、制醅发酵。每缸放入150公斤原料制成的曲,压实,加入波美度18~20度的盐水约200公斤,让盐水逐渐吸入曲内,次日立即把表面的干曲压至下层。使酱醅日晒夜露进行发酵。如遇天雨,须加盖以防止雨水淋入。经过一定时间的晒露,待酱醅表面呈红褐色时,进行一次翻酱。经过三伏热天烈日暴晒,整个酱醅呈现滋润的黑褐色,并有清香味时,已达到成熟阶段,即可进行抽油。发酵时间一般要6个月以上,若经过夏天也要3个月。一般以经过夏天发酵的质量较好。

  3、抽取母油。缸内加入适量盐水,插入细竹编好的竹筒,利用液汁压力渗入筒内,每缸能抽取母油(也称毛油)75公斤。母油再经较长时间晒露后,去除沉淀,加入10%左右的酱色,用平布袋多次换袋进行过滤,直至滤出酱油,并无沉淀为止。

抽出母油后的头渣,加入定量盐水后,再装袋压榨,作为一般市售酱油。

  4、成品。滤出并经晒露的母油,经加热灭菌(80℃)后得到色泽浓厚的成品。每100公斤大豆仅可产龙牌酱油50公斤(母油,不包括市售回收部分)。

  产品特色由于龙牌酱油生产工艺是在沿用千余年前祖传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并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而具有独特的工艺。所以这种传统产品一直以色深、汁浓、含糖不甜、含盐不咸、含酸不酸、酱香味浓郁的独特风味称著于世,这不仅是酿造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民族遗产得到发扬光大的象征。其主要特色如下:

  1.酱油色深汁浓:选用皮壳较薄、表面光滑、无虫咬的黄豆和二三等面粉,这些都是植物中含蛋白质和淀粉较高的。此外,龙牌酱油的发酵是在低温度、长时间中进行的,通过几次揿醅,上下的酱都经过日晒夜露,这样,酱酿的颜色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加深,所以成品色泽深褐而鲜艳,适应了南方群众喜欢酱油颜色深一些的习惯。

  2.咸度适宜:食盐在酱油中提供咸味,并与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盐,赋予酱油鲜味,同时盐水还有防腐作用,也能抑制酶的活动。如盐水过低,不能抑制杂菌的生长,会引起酸败,过高又会破坏酶蛋白。所以龙牌酱油在盐的选用上除采用储存较久的闽盐外,盐水浓度一般在18Be,这样不仅有利于在露天发酵,而且成品在感觉上不显苦、涩味,也满足了北方和内地对酱油咸味要重一些的要求。

  3.氨基酸含量高:酱油鲜味主要来源于氨基酸和酸类物质的钠盐。酱油的发酵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水解,产生18种以上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都具有鲜美的口味,且甘氨酸、丙氨酸呈甜味。一般使用东北大豆和日本大豆。含有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且大豆蛋白质易被人体所吸收,其营养价值很高。

  4.甜酸适当:酱油中味道除鲜味外,还有甜味。甜味来自淀粉经曲酶、淀粉酶水解所生成葡萄糖和麦芽糖,以及部分氨基酸;酸味主要来自葡萄糖经乳酸菌发酵生成的乳酸及少量醋酸和琥珀酸。酱油中有机酸的含量要有一定的范围,如酸度过低,鲜味就不突出;酸度过高,而其它无盐固形物含量不相应提高时,就会感到酸味。而龙牌酱油甜、酸适宜,吃起来使人感到味柔而长,是一种具有色、香、味、体五味调和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