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箱效率(行星齿轮箱传动比)

海潮机械 2023-01-31 00:11 编辑:admin 300阅读

1. 行星齿轮箱传动比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

即:i=n1/n2=D2/D1\ni=n1/n2=z2/z1

简单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固定轴支承,允许行星轮在支承轴上转动。

2. 行星齿轮箱传动比计算公式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即:

i=n1/n2=z2/z1(齿轮的)

对于多级齿轮传动:

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

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3. 行星齿轮箱传动比计算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即: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

对于多级齿轮传动:

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

4. 行星齿轮箱速比

依输出机构不同有不同算法以常见的机构,内齿圈固定,入力於中心的太阳齿,行星齿托架输出则为 (内齿圈齿数/太阳齿齿数)+1,以一般伺服电机常用减速机为减速比 1/10为例 内齿圈齿数通常为108齿 则太阳齿数为 108/(10-1) = 12(齿)可得知减速比 1/5 太阳齿为 108/(5-1) = 27(齿)也就可以知道为甚麼 这类机构 减速比 1/10 反而得不到最佳输出转矩原因就在此

5. 行星齿轮箱的作用

普通的齿轮转动时,它们的转动轴都是相对机壳固定的,因而也被称为"定轴齿轮"。

有一些特殊的齿轮转动时,它们的转动轴线是不固定的,而是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支架上。齿轮除了能象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支架(称为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

构成元件:行星架、太阳轮。

6. 行星齿轮箱优点

优点:1.技术成熟

AT变速箱是当今市面上应用最广、普及率最高的变速箱。其成熟的机械结构也被诸多厂家继承开发并发扬光大。例如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6AT变速箱(相关阅读),便是其进行了技术优化后的产物,用户口碑很好。

2.可靠性好

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采用了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耦合器、多片离合器等),可以缓冲发动机的动力冲击,搭配行星齿轮的机械组合,性能稳定。能够承受的扭矩也很高。连坦克也有采用AT变速箱的型号。

缺点:1.传动效率低,耗油量大

由于发动机动力需要通过液力变矩器(或多片离合器等)才能传递给齿轮组,使得发动机动力会被白白消耗掉一部分,所以相比手动变速箱(包括CVT变速箱),AT变速箱会更费油一些。

2.舒适性一般

由于AT变速箱依旧采用了固定的齿轮组,使得换挡时车辆会发生顿挫和噪音。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换挡冲击得到极大优化,但是理论上AT变速箱依旧没有CVT变速箱平顺。

3.结构复杂,制造成本略高

AT变速箱需要较多的机械零件,使得整体重量较其他种类变速箱更大,制造成本也更高。只是由于AT变速箱技术过于成熟并且产量巨大,才给我们造成了“便宜”的假象

7. 行星齿轮机构为何能实现大的传动比

工作原理如下:

(1)按齿轮的啮合方式不同,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分为内啮合式和外啮合式两种。内啮合式行星齿轮机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故在自动变速器上广泛应用。

(2)按照行星齿轮的排数不同,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分为单排和多排两种。多排行星齿轮机构是由几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中通常采用由二个或三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多排行星齿轮机构。

(3)按照太阳轮和齿圈之间的行星齿轮组数的不同,行星齿轮结构可以分为单行星齿轮式和双行星齿轮式。双行星齿轮机构与单行星齿轮机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齿圈可以得到反向传动。

8. 行星轮 传动比

n1+an2-(1+a)n3=0 其中n1为太阳轮转速,n2为外圈转速,n3为行星架转速,a为外圈齿数/太阳轮齿数.此式为一阶传动的通用公式,可以推到任何问题,当行星减速为n级时,把每一级的速比相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