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专用烧嘴(回转窑筒体高温)

海潮机械 2023-01-19 01:07 编辑:admin 253阅读

1. 回转窑筒体高温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耐火材料损坏导致温度过高,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适时停窑检修,更换耐火材料;

2、有可能是喷煤管火焰太粗,调整喷煤管内外风比例,避免火焰烧窑皮;

3、喷煤管位置不恰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 回转窑筒体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立窖与回转窑的区别在于:水泥窑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也称旋窑);另一类窑筒体是立置不转动的称为立窑。

水泥回转窑的类型即特点:

水泥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生产方法和不同类型的回转窑,按生料制备的方法可分为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与生产方法相适应的回转窑分为干法回转窑和湿发回转窑两类。由于窑内窑尾热交换装置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窑。回转窑的分类大致如下:

1、 湿法回转窑的类型:

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2、 干法回转窑的类型:

干法回转窑与湿法回转窑相比优缺点正好相反。干法将生料制成生料干粉,水分一般小于1%,因此它比湿法减少了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中空式窑由于废气温度高,所以热耗不低。干法生产将生料制成干粉,其流动性比泥浆差。所以原料混合不好,成分不均匀。

水泥立窑的类型即特点

我国目前使用的立窑有两种类型:普通立窑和机械立窑。

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人工卸料;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比普通立窑高。 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通立窑。

3. 回转窑筒体高温怎么处理

回转窑是水泥、冶金行业、钢铁厂等工厂焙烧原料的主要设备。回转窑耐火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筒体不受高温气体和高温物料的损害,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适用于回转窑的耐火砖主要品种有:镁铬砖、尖晶石砖和白云石砖。

镁铬耐火砖

  

  砌筑方法 

  窑拱圈更后一块楔入的砖对于一个排列紧密稳定的圆拱圈至关重要,其被称之为锁砖。锁砖必须使其两个斜面与两侧的耐火砖斜面完全吻合,毫无间隙地充满预留的空间。

  

  如果原砖不满足需要,不能实行有效锁紧,或外形过大,不能楔入预留的空间,就应根据预先码砖的结果,确定加工砖的尺寸,用切砖机精确加工。加工砖厚度应不小于原砖的2/3,如满足不了要求,就加工两块砖。

  

  加工后的两块砖应隔开3块以上原砖布置,应选择为加工过的原砖作为锁砖,再由两块原砖之间留出的空隙,沿轴向楔入。这样有利于减小锁砖作业的摩擦,确保耐火砖有较高的强度。

  

  更后一排砖由于没有空间让锁砖从轴向楔入,而只能从径向楔入,为保证拱圈的稳定,必须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更后一圈转,其长度不小于原砖的1/2,如果小于1/2,应加工两圈转。干法砌筑时,应精确预留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通过砖的切割使空间断面为矩形,更后一块砖楔入后,应接着在两旁用钢板楔紧。

  

  用湿法砌筑时,可用挤出过量火泥的方法固定,并及时楔入钢板。更后楔入的位置,应在回转窑正下方左右各60度的范围内。由于耐火浇筑料凝结时间过长,不能对周围的耐火砖有锁紧作用,原则上不用耐火浇筑料取代更后一块砖。

  

  由于现在回转窑的尾部一般均采用耐火浇筑料砌筑,因此更后一块砖砌筑的问题,就绕过去了。

  相邻的环带,锁砖的位置应错开2~3块砖。

  

  在拆除支撑和慢转窑筒体后,发现不仅的环带,应使用楔紧钢板更后楔紧。楔紧钢板长宽应比耐火砖小10mm,厚度2mm。每条砖缝不能超过一块钢板。楔紧钢板应平整、无毛刺,并在楔入端磨削出楔角,以方便钢板的楔入。

  

4. 回转窑传热方式

  水泥回转窑工作原理如下:  半干法技术是制干粉生料加水成球后,如回转窑的出料生产技术,主要代表产品是立波尔窑,它的机壳是不动的,用钢板焊接而成,内镶耐火砖。在机壳内装有回转的炉箅子,由它形成了水平位置的平面,以平均为0.7m/min的速度缓慢运动。篦子上面事工作部分,在它上方有成球盘连续地供给含水分12-14%的5-25mm直径的料球。加热炉的内腔用横隔板隔成两个室。利用排风机和在室的下部造成负压,而在第一台排风机的千米那装有一组旋风收尘器。  由于窑内气——固与固——固之间同时存在辐射、对流、传导三种传热方式。期间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回转窑系统中,预热器和冷却机都与窑首尾相衔,在一定程度上对窑内气固温度分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以及回转窑作为输送设备,物料运动规律,粉尘飞扬循环等也对传热有影响,从而增加了半干式回转窑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由于湿回转窑法工艺较为落后,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由于生料制成泥浆,所以对非均质原料适应性强,生料成分均匀,工艺稳定,烧成的熟料质量高,熟料强度等级高,粉磨过程中粉尘少,窑尾飞灰少。但湿法生产时蒸发30%~40%的料浆水分,需要消耗较大热量,能耗占水泥成本的1/2~1/3,较立窑和干法回转窑均高。湿法生产由于热耗高,能源消耗大,且生产时用水量大,消耗水资源,我国已把湿法水泥生产列为限制淘汰窑型。

5. 回转窑窑头温度

国内回转窑脱硝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优化操作稳定工况:结合自身的原燃材料情况,进行详细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分析,抓好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均衡与均化,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管理,优化窑系统的操作参数,把窑系统调整到稳定优化状态,其NOx排放就会有相应的削减。

降低烧成温度技术:我们知道,NOx的形成与烧成温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实验表明燃烧温度从1550 ℃起,到1900 ℃以指数方次急剧上升,特别在1750 ℃后几乎是直线上升,而水泥窑的火焰温度峰值就在这个区间。因此,要降低NOx的生成量,就必须控制好火焰温度,最好是降低一些火焰温度;既要降低火焰温度又要保证熟料的烧成,就必须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

低NOx燃烧技术:低NOx燃烧措施主要针对窑头燃烧器,有低氮燃烧、低氧燃烧、浓淡偏差燃烧、烟气再循环燃烧、替代燃料燃烧等措施。

分级燃烧自还原技术:按温度分级,把不需要高温烧成的那部分煤放在窑头以外去烧,以减少NOx的生成。现在的窑外分解窑就是这种“天然”的工艺,所以它比其他回转窑排放的NOx要少。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水泥行业主推的脱硝手段,是在合适的温度窗口喷入脱硝剂氨水或尿素,以此还原烟气中的NOx。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的脱硝主打技术。以氨水或尿素为脱硝剂,在吸收塔内的催化剂作用下作催化选择吸收,脱硝率可达80%~90%。

袋除尘器携同脱硝技术

氧化+半干法氨吸收措施(OA):OA法的温度窗口只有100 ℃左右,从而使脱硝系统布置于收尘器之后成为可能,大大减少了对水泥窑生产的影响和工艺布置的难度,它的副产品为铵盐,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化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特点是其他措施不具有的,而且其脱硝率还能达到70%以上,应该说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价值。

转载自回转窑:http://www.findqm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