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引导(机械臂的示教再现功能)

海潮机械 2023-01-23 22:32 编辑:admin 262阅读

1. 机械臂的示教再现功能

示教盒处于“ON”状态

修改位置信息有以下两种方法:

1.示教修改法

2.直接输入法

方法一:示教修改法

1)移动光标到需修正位置的动作指令的行号处;

2)示教机器人到新位置;

3)按【SHIFT】+ F5【点修正】即可记录新位置,当该行出现@符号时,表示位置信息已更新。

2. 机械臂的示教再现功能是什么

机器人的发展要看从什么方面来说,如果是从发展的阶段来说,可以分为3个:

第一阶段的机器人只有“手”, 以固定程序工作, 不具有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

第二阶段的机器人具有对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 即有了感觉, 如力觉、触觉、视觉等;

第三阶段, 即所谓“智能机器人”阶段,这一阶段的机器人已经具有了自主性,有自行学习、推理、决策、 规划等能力。

如果从更新换代来看,主要是有3个:第一代是可编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的程序,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一带机器人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投入使用,目前他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代是感知机器人,即自适应机器人,它是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这类机器人在工业界已有应用。

第三代机器人将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故称之为智能机器人。目前,这类机器人处于试验阶段,将向实用化方向发展。

3. 机械臂示教干什么用

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 这种机器人外形有点像坦克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臂,它相对大臂可以伸出或缩回。小臂顶有一个腕子,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侧摇。腕子前头是手,即操作器。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手臂功能相似。

4. 机械臂的示教再现功能有哪些

机器人分为三大类:、服务、特种。

1.机器人

事实上包括两个不太相关的领域:机械臂(及以机械臂为核心的复杂智能系统)和AGV

其中,机械臂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进行分类,比如应用领域:焊接、喷涂、3C等等;也可以按照关节数/结构划分;此外,目前还有两个从技术路线上的特别分支:协作机械臂,具备拖动示教、高安全性等特点的机械臂;双臂,就是两个机械臂能够协作工作。

AGV其实既可以是用也可以是非用,但大多还是放在领域考虑,尤其是重载AGV,一般一定会认为是机器人的领域范围。

2.服务机器人

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可以覆盖所有非的、有人的环境内的所有机器人种类,这里提一些比较主要的用途分类:

物流:送餐、送快递、送(医院物流)、送万物。基本上就是AGV在非环境的版本。但由于非场景下流动人员很多,加上地形复杂(工厂通常地面很平整,而普通环境就不一定了),所以还是有很多特别的技术。

交互:以与人交互为主要用途的机器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迎宾机器人,通过语音/屏幕 + 式底盘这样的组合,主动信息服务(也就是可以主动来到你的面前信息)和引导服务(带路)等等。另外有一些用于家用的交互机器人,比如教育机器人等,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带子的卡通造型平板电脑(嗯,现在很多厂商已经发现,子好像是其中最没用的部分,所以很多教育机器人连动都不会动了,就是一个卡通造型的平板了,说实话,我个人不倾向认为没有运动能力的交互设备可以被视为机器人)。此外,有极少数做成了双足行走的,但如果按用途分,大多还是交互

安防监控巡逻:通常是式地盘+检测设备构成,比如监控相机、热红外等等。其主要逻辑就是巡逻,比如,可以巡查某变电站的设备查看是否有问题、巡逻一个大范围的厂区确认各种异常等等。

医疗:这就是比较专业的领域了,这里不展开细谈了。

3.特种机器人

国内通常将这一类机器人单独列出,比如:月球车、核电站检修等等,针对一个特定领域、特定用途设计的机器人。之所以单列,主要是因为,无论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其基本的构造和技术路线通常都是遵循了几个基本方案扩展出来的,而特种机器人则千差万别,尤其是结构,几乎是一个场景一种设计,通用性很低。

5. 机械臂的示教再现功能包括

1.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及位置检测机构的等部分组成。

1.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是一种具有和人手脚相似动作功能的机械装置,又称操作机,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手部 称抓取机构或夹持器,用于直接抓取工件或工具。若在手部安装专用工具,如焊枪、电钻、电动螺钉拧紧器等,就构成了专用的特殊手部。工业机器人手部有机械夹持式、真空吸附式、磁性吸附式等不同的结构形式。

2)腕部 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用以调整手部的姿态和方位。

3)臂部 撑手腕和手部的部件,由动力关节和连杆组成,用以承受工件或工具负荷。

4)机座与立柱 是支撑整个机器人的基础件,起到连结和支承的作用,控制机器人的活动范围和改变机器人的位置。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控制与支配机器人按给定的程序动作,并记忆人们示教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可再现控制所存储的示教信息。

3.驱动系统

是机器人执行作业的动力源,按照控制系统发来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完成规定的作业。常用的驱动系统有机械式、液压式、气动式以及驱动等不同的驱动形式。

(4)位置检测装置 通过附设的力、位移、触觉、视觉等不同的,检测机器人的运动位置和工作状态,并随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以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达到设定的位置。

2.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仅按机器人的系统功能、驱动方式以及机器人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1)按系统功能分类

1)专用机器人:在固定地点以固定程序工作的机器人,其结构简单、工作对象单一、无独立控制系统、造价低廉,如附设在机床上的自动换刀机械手。

2)通用机器人:具有独立控制系统,通过改变控制程序能完成多种作业的机器人。其结构复杂,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柔性制造系统。

3)示教再现式机器人:具有记忆功能,在操作者的示教操作后,能按示教的顺序、位置、条件与其他信息反复重现示教作业。

4)智能机器人:采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功能和识别功能的机器人,通过比较和识别,自主作出决策和规划,自动进行信息反馈,完成预定的动作。

(2)按驱动方式分类

1)气压传动机器人: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器人,具有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作业。

2)液压传动机器人:采用液压驱动,具有负载能力强、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的特点,适用于重载、低速驱动场合。

3)电气传动机器人:用交流或直流伺服驱动的机器人,不需要中间转换机构,机械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是近年来常用的机器人传动结构。

(3)按结构形式分

1)直角坐标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的手部在空间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x、y、z上作移动运动,运动是独立的。其控制简单,运动直观性强,易达到高精度,定位精度高,但操作灵活性差,运动的速度较低,操作范围较小而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大。

2)圆柱坐标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在水平转台上装有立柱,其立柱安装在回转机座上,水平臂可以自由伸缩,并可沿立柱上下移动。其工作范围较大,运动速度较高,但随着水平臂沿水平方向伸长,其线位移分辨精度越来越低。

3)球坐标型机器人:也称极坐标型机器人,由回转机座、俯仰铰链和伸缩臂组成,具有两个旋转轴和一个平移轴。工作臂不仅可绕垂直轴旋转,还可绕水平轴作俯仰运动,且能沿手臂轴线作伸缩运动。其操作比圆柱坐标型更为灵活,并能扩大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但旋转关节反映在未端执行器上的线位移分辨率是一个变量。

4)关节型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由多个关节联接的机座、大臂、小臂和手腕等构成,大小臂之间用铰链联接形成肘关节,大臂和立柱联接形成肩关节,大小臂既可在垂直于机座的平面内运动,也可实现绕垂直轴的转动。其操作灵活性最好,运动速度较高,操作范围大,但精度受手臂位姿的影响,实现高精度运动较困难。它能抓取靠近机座的物件,也能绕过机体和目标间的障碍物去抓取物件,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和极好的灵活性,成为最通用的机器人。

6. 示教器控制机械臂复位过程

1: 手动T1模式下,同时按住示教器的安全开关和Shift键,点击reset复位按钮,此时可以看到超行程报警被暂时消除,此时应点动机器人,往超行程的相反方向移动足够距离,使机器人回到安全区域内,这时松开安全开关和Shift键后,可以发现刚才的超行程报警已经消除;

2: 点击Menu菜单键,选择“系统”—“超行程解除”,进入画面后,可以看到具体哪个轴出现了超行程的情况,解除该轴报警,手动将对应的轴移动到安全区域后,即可消除该轴超行程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