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带的节线长度L计算(同步带节距计算)

海潮机械 2022-12-28 06:42 编辑:admin 297阅读

1. 同步带节距计算

直径=齿数*模数 机械设计里需用到的知识! 具体公式不知道,但是应该要知道你的链轮主动轮及从动轮的齿数和节距,再看同步皮带轮的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2. 同步轮节距怎样计算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Dp计算:Dp=p×Z/Π 

p: 节距

Z : 齿数

Π: 圆周率3.14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De计算:De= Dp-2δ    

Dp:节径

δ:节顶距

同步带的节线长L计算:L=2C+1.57(DP+pd)+(DP-pd)/4C

DP:大轮节径

pd:小轮节径

C:同步带轮中心距

P:节距

Z:齿轮齿数

同步轮中心距计算:C={B+√(B²-2(DP-dp) ²)}/4

B= L – 1.57 (Dp + dp)

同步轮模数计算:

同步轮模数=(D+2×δ)÷同步轮齿数=(同步轮外径+2×同步轮节顶距)÷同步轮齿数

3. 同步带节距计算工具

同步带节距的标准是通过传动带内表面上等距分布的横向齿和带轮上的相应齿槽的啮合来传递运动。与摩擦型带传动比较,同步带传动的带轮和传动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能够保证严格的传动比。但同步带传动对中心距及其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

虽然同步带基体是聚氨酯或氯丁橡胶,有弹性,但其承受负载的强力层采用伸长率很小的钢丝、玻璃纤维材料压铸成型,在工作拉力及变应力作用下伸长率极小,同步带节距保持不变,使带齿与同步轮齿槽正确啮合,不丢步,实现无滑差的同步传动,获得准确的传动比。

4. 同步带的节距型号有哪些

同步皮带、同步齿轮型号规格表

这里的资料应该对机械设计的网友有益吧—— 同步皮带、同步齿轮型号规格表

第一部份 同步皮带主要型号:

一、 3M 节距是3.00mm. 带高2.40mm, 齿高1.17mm. (120-3M-1800-3M)

二、 5M 节距是5.00mm. 带高3.80mm, 齿高2.06mm. (180-5M-2100-5M)

三、 8M 节距是8.00mm. 带高6.00mm, 齿高3.36mm. (368-8M-5600-8M)

四、 14M节距是14.00mm. 带高10.00mm, 齿高6.02mm. (966-14M-4760-14M)

五、 20M节距是20.00mm. 带高13.20mm, 齿高9.00mm. (20-20M-5600-20M)

六、 MXL 节距是2.032mm. 带高1.14mm, 齿高0.51mm. (32-MXL-1170-MXL)

七、 XXL 节距是3.175mm. 带高1.52mm, 齿高0.76mm. (B80-XXL-B463-XXL)

八、 XL 节距是5.080mm. 带高2.30mm, 齿高1.27mm. (54-XL-1300-XL)

九、 L 节距是9.525mm. 带高3.60mm, 齿高1.91mm. (98-L-1043-L)

十、 H 节距是12.700mm. 带高4.30mm, 齿高2.29mm. (185-H-2360-H)

十一、 XH 节距是22.225mm. 带高11.20mm, 齿高6.35mm. (464-XH-1800-XH)

十二、 XXH 节距是31.750mm. 带高15.70mm, 齿高9.53mm.

十三、 S2M 节距是2.00mm. 带高1.36mm, 齿高0.76mm. (130-S2M-30-S2M)

十四、 S3M 节距是3.00mm. 带高1.90mm, 齿高1.14mm. (150-S2M-3210-S2M)

十五、 S4.5M 节距是4.50mm. 带高2.81mm, 齿高1.71mm. (180-S4.5M-950-S4.5M)

十六、 S5M 节距是5.00mm. 带高3.40mm, 齿高1.91mm. (150-S5M-20-S5M)

十七、 S8M 节距是8.00mm. 带高5.30mm, 齿高3.05mm. (480-S8M-3200-S8M)

十八、 S14M 节距是14.00mm. 带高10.20mm, 齿高5.30mm. (966-S14M-4326-S14M)

十九、 P3M 节距是3.00mm. 带高1.90mm, 齿高1.15mm. (110-P3M-1569-P3M)

二十、 P5M 节距是5.00mm. 带高3.50mm, 齿高1.95mm. (225-P5M-2525-P5M)

二十一、 P8M 节距是8.00mm. 带高5.50mm, 齿高3.20mm. (376-P8M-2800-P8M)

二十二、 P14M 节距是14.00mm. 带高10.00mm, 齿高.00mm.(966-P14M-4578-P14M)

二十三、 T2.5 节距是2.50mm. 带高1.30mm, 齿高0.70mm. (145-T2.5-400-T2.5)

二十四、 T5 节距是5.00mm. 带高2.20mm, 齿高1.20mm. (150-T5-20-T5)

二十五、 T10 节距是10.00mm. 带高4.50mm, 齿高2.50mm. (340-T10-2800-T10)

二十六、 T20 节距是20.00mm. 带高8.00mm, 齿高5.00mm. (1240-T20-2760-T20)

第二部份 同步齿轮主要型号

一、 AS型 (平面式无挡板)

二、 BS型(有台阶无挡板)

三、 AF型(平面式有挡板)

四、 BF型 (有台阶有挡板)

五、 W型(两面凹形无挡板)

5. 同步带长计算

同步带轮的齿形型号和节距等啮合参数与同步带的相同,(具体可以参考: 圆弧齿同步带 或梯形齿同步带) 需要确定的只是带轮齿数(或直径)和同步轮结构等。同步带轮的齿数(或直径)一般是先确定小带轮的齿数,再按传动比来定大轮齿数。为了保证同步带的应有寿命,小同步带轮的直径要大于表中的允许最小弯曲直径(详细见网页 同步带最小允许弯曲直径 新版网站中有),再折算成最小齿数。只要结构和成本允许,从同步带的寿命考虑,小轮的齿数比允许的最小齿数稍多些为好。小轮的齿数确定后,根据传动比就可确定大轮的齿数了。再根据结构确定两带轮的中心距,按同步带的节距计算出节线长度或总齿数。至此,传动参数就全部确定完了。同步带轮的结构有很多种,从形状上可分为无凸缘B型的(分只有两端带挡片的轮齿部分BF 和 无挡片的齿轮部分BS)和有凸缘的A型,即除了有两端带挡片的轮齿部分外还有一段圆柱凸缘(分有挡片的AF型 和无挡片的AS型)。详细请参考 产品中心的带轮页面 从与轴联结的方式看,可分三种:即螺钉、键和涨套(即所谓的免键联结)。

6. 同步带节线长计算

是圆弧齿同步带传动,20M指节距20MM的圆弧齿同步带,5400指同步带节线长,230指皮带230MM宽

7. 同步带节线长度计算

皮带节线长的意思就是指皮带的节点线长度

8. 同步带节距怎么确定

以S2M为例,他的节距是2.0毫米,S3M的节距是3.0毫米,s2m,s3m,p2m,p3m,t5,t10,2gt,3gt都是同步带型号中的一种

9. 同步带 节距

这个带子是 150L型皮带,计算方式:40*9.525/25.4*10=150英寸所以是150L型。其节线长度是:381mm。

10. 同步带节圆计算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1-滑动率)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即: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对于多级齿轮传动:

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三级传动比分配:

对于多级减速传动,可按照“前小后大”(即由高速级向低速级逐渐增大)的原则分配传动比,且相邻两级差值不要过大。这种分配方法可使各级中间轴获得较高转速和较小的转矩,因此轴及轴上零件的尺寸和质量下降,结构较为紧凑。增速传动也可按这一原则分

配。动比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