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接单片机(编码器连接单片机)

海潮机械 2023-01-05 01:41 编辑:admin 80阅读

1. 编码器连接单片机

51单片机的T0端口是有内部上拉电阻的,所以对于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编码器可以不用外接上拉电阻了。

我用示波器看过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对于集电极开路输出的信号,如果直接接到示波器是看不到矩形波的,要再接个上拉电阻才能看到矩形波。

希望对你有用,其实这些要自己去实验室动手才能得出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 光电编码器与单片机的连接

将角速度or角位移转换为电数字脉冲的旋转式传感器(测量位置或速度)(光电和霍尔式)

编码器电源线(一般接5V)

编码器A,B相

因为其自带上拉电阻,故可直接接到单片机上进行数据的读取。

编码器软件四倍频计数

常规的计数方法采用A,B相进行计数

A相接单片机中断输入引脚,上升沿时计数

四倍频测量A,B相计数

STM32可以直接硬件计数,通过接入TCOM然后调节寄存器相关数据实现硬件计数

51单片机比较低端,只能通过软件计数,51单片机可利用A相来计数,B相来判断正转和反转(51单片机就需要用到外部中断口1)

3. 编码器与单片机连接

不一定。

其实,PLC从来不是伺服电机的直接控制者。伺服电机是通过伺服驱动器,或者叫做伺服放大器来驱动的。

PLC通过PTO(脉冲串)或者通信(总线,串口等)的方式来控制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再控制伺服电机进行运动。

在工业上,像西门子、三菱、SEW、伦茨等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伺服驱动器产品。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是配合使用的,一般电机线和编码器线都是现成产品,只需按照需求购买即可。

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单片机来给伺服驱动器发送信号,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采用PTO信号。

市场上会看到很多步进电机驱动器,它用来控制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有所不同。

4. 单片机编码器检测方法

测速即测在一定时间内测出脉冲的个数,脉冲个数/一段时间,就是转速。

如何测脉冲,将A相所接引脚配置为下降沿触发,如果说编码器是500线的,那么编码器转一圈产生500个下降沿脉冲。如何产生定时,用定时器即可。举个例子来说,500线的编码器,100ms的定时,下降沿触发,单片机里定义整形变量pulse。正转时,每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pulse++;反转时,每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pulse--。定时100ms时间到,读取变量pulse的个数,换算之后即可得到转速。当编码器稳定转动(建议600转以上),用示波器的频率可以大概估算出脉冲数量。

5. 旋转编码器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1、控制电机正反转、停等要有电机驱动器。

2、编码用来测量。编码器与电机同轴联接或装到被测转轴上。编码器常用来测电机转速、位置等信息。

(我想用增量式的编码器比较常用)。

3、 增量式编码器测量只能输出脉冲,不能自己记数,后续要有后续电路处理计数这一块,也可以用PLC、变频器、DSP、FPGA/CPLD或单片机什么的处理。

编个记数的程序,转速测量用一个零位信号也能测,在是在电机旋转一周内的位置分辨是得用主信号AB了。

信号AB是一样的,只是相位上相差1/4T(90度相位差)。可以用来判向,和倍频。

4、 绝对式编码器输出的是码,格雷码转成自然二进制码直接就知道数了,不用后续计数器。要是并口的话,信号线多些,可以用口线直接读出位置信息。

6. 编码器连接器

驱动器报警代码9-电机编码器信号反馈异常 解决方法

1、电机编码器信号接线不良或接 线错误; 检查连接器和信号线焊接情况。

2、电机编码器信号反馈电缆过长, 造成信号电压偏低; 缩短电缆长度(30m以内)。

3、电机编码器损坏;更换电机或其编码器。

4、伺服单元故障。更换伺服单元。

7. 编码器连接单片机怎么设置

编码器一般是以脉冲的方式进行输出,可以直接将编码器接到。单片机的接口,然后通过计数的方式来得到相应的转速和转过的圈数。

8. 编码器连接单片机教程

  先确定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是什么电平的,通常单片机只能直接接受0--Vcc的电平输入,输入电压高的话就很容易烧掉口线。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电平较高,量一下它的高电平是多少,然后用2个电阻分压成0--Vcc就可以了(保险起见还可以再小一点,例如0--0.8Vcc)。另外,最好在分压电阻上再加小电容滤波,然后经施密特触发器(例如7414)整形后再接单片机,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外部干扰,使计数更可靠,二来可以保护单片机(至多烧坏一片7414)。  旋转编码器一般输出3路信号ABZ,AB相位差是90°将A接到中断。当A下降沿时:B为高就是正转一步,B为低则是反转一步。转速可以用若干步用的时间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