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分光光度计常用波长)

海潮机械 2023-01-14 23:10 编辑:admin 154阅读

1. 分光光度计常用波长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测定波长属于可见光波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指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使用波长范围;一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为190-900nm ;个别采用中阶梯光栅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波长范围为190~875 nm。

2. 分光光度计 波长

1、紫外分光光度计都自带波长自检功能,其原理是仪器内部利用已设定的氘灯或者钨灯的特征波峰与同样设定波长下波峰做比对,并根据内部设定值做修正。

2、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吸收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3. 分光光度计常用波长范围有哪些?对应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可见光波长范围:390~760纳米。红光:波长范围:760~622纳米;橙光:波长范围:622~597纳米;黄光:波长范围:597~577纳米;绿光:波长范围:577~492纳米;青光:波长范围:492~450纳米;蓝光:波长范围:450~435纳米;紫光:波长范围:435~390纳米。

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

4. 分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

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为可见光。可见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谱。红色光波最长,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

红640—780nm

橙640—610nm

黄610—530nm

绿505—525nm

蓝505—470nm

紫470—380nm

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

5. 常用的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和显示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光源:提供各种波长

混合而成的光能,单色器:将入射的复合光分成单色光;样品室:按放样品,检测器:将透射样品的光能

量转变为电信号加以放大;显示系统:把放大的信号显示或记录下来。

6. 分光光度仪波长

OD值。

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是检测方法里的专有名词,检测单位用OD值表示,OD=lg(1/trans),其中trans为检测物的透光值。

光通过被检测物,前后的能量差异即是被检测物吸收掉的能量,特定波长下,同一种被检测物的浓度与被吸收的能量成定量关系。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

7. 分光光度计常用波长是多少

可见光通常指波长范围为:390nm - 780nm; 紫外光在电磁波谱中范围波长为:10-400 nm。

人眼可见范围为:312nm - 1050nm。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的电磁辐射。这范围内开始于可见光的短波极限,而与长波X 射线的波长相重迭。紫外光被划分为A 射线、B 射线和C 射线(简称UVA、UVB 和UVC),波长范围分别为400-315nm,315-280nm,280-190nm。1、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2、紫外光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电磁谱中波长0.01~0.4微米辐射,既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的辐射。具有杀菌的功能。紫外光用途: 功能一 杀菌。这是紫外线最常见的功能,由于紫外线对于生物有强大的杀伤力,因此人类就用它来对付这些难缠的细菌、病毒,我们也常利用阳光来帮我们杀菌。只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杀菌设备一样会伤害人体,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功能二 鉴定与透视。由于紫外线比一般的可见光更具有穿透能力,所以科学家也常以紫外线来进行透视或鉴定的工作(就好像用X光来进行健康检查一样)。功能三 健康与医疗。受到过量的紫外线曝晒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但是适当的日照却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8.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波长检测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一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对于分光光光度计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分光光度计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如果有杂散光而且不经过处理的话,是非常影响实验的结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分光光度计校正和使用的方法。

校正方式相关事项如下: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对机械部分时常会有影响,所以仅器波长经常会稍微的有些许的变动,所以我们必须定期的对所用仅器进行全面的校正检定,而且还应在测定前校正测定的波长。一般常用汞灯中的谱线为:237.83、275.28、253.65、296.73、334.15、365.02、313.16、435.83、546.07、404.66、576.96nm,或用氘灯的486.02rnn、656.10nm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279.4、287.5、333.7处有尖锐吸收峰,可作波长校正,但正是由于来源不同,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微小的变化,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对于吸光度的准确程度我们可以用硫酸溶液来检定。取铬酸钾约60mg,用0.005moI/L硫酸溶液稀释至1000mL,在规定波长处测定计算吸收系数,最后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

使用方法:开机之后,仪器初始化结束后,选择光度测量,可进行固定波长吸光度的测量设定参数,依次选择测光方式、数学计算、试样测定等步骤。分光光度计还可进行空白溶液的校正、试样空白校正、试样池校正等。在参数设置完毕之后按“开始”键进入测量。测量之后可以根据需求打印出测试的结果。

如果分光光度计在校正过程中发生了故障,自己无法进行处理的,不要擅自拆卸或者修理,要记下故障前后的事情,然后等待专业的维修人员了解之后再进行修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