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点检表(分光光度计检定)

海潮机械 2023-01-14 10:18 编辑:admin 283阅读

1. 分光光度计检定

722s型分光度计校准的步骤如下

1、检查测量仪器前,先检查其旋钮和开关,使其归零。

2、按要求接通电源后,按“T键”,打开暗箱盖和电源开关,指示灯亮后预热20分钟。分光光度计校准

3、预热后,分别取比色皿盛液体B、S、U,放入检测室(比色皿先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比色液润湿盛比色液)。液体排列光路。

4、调节面板的“零位微调”,使指示为00、0,即透光率“T”的零点,“1号”闪烁。

5、按“A”键,指示为“、 000”,同时“一”闪烁。如果指示读数不是比值,电子秤校准应调整“消光调零”电位器,使其符合要求即可

2. 分光光度计检定视频

如果是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的话,不显示温度可能是电池没电了,试试更换电池是否可以。

如果是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的话,检查一下电源是否接触好。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大面积监测,自动踉踪,报警高温区域,与可见光视频配合,快速找出并追踪体温较高的人员。

3. 分光光度计检定周期

光一秒30万公里,一微秒等于1/1000000秒。光每微秒只能走300米是正确的。1秒=1000(千分之一秒)

1分=60秒

度分秒、时分秒都是60为进位的,

即1度=60分,1分=60秒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秒是最小单位,以下就按10进位(0.1秒,0.01秒,0.001秒)

常见时间单位换算:

1秒=1000毫秒(ms)

1秒=1,000,000 微秒(μs)

1秒=1,000,000,000 纳秒(ns)

1秒=1,000,000,000,000 皮秒(ps)

1秒=1,000,000,000,000,000飞秒(fs)

秒、毫秒、微秒、纳秒、皮秒、飞秒每两级之间的换算进率为1000。

扩展资料:

毫秒是一种较为微小的时间单位,简称ms。典型照相机的最短曝光时间为一毫秒。一只家蝇每三毫秒扇一次翅膀;蚊子二十毫秒振翅一次;蜜蜂则每五毫秒扇一次。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逐渐变宽,它绕一圈所需的时间每年长两毫秒。

微秒,简称μs。光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传播300米,大约是3个足球场的长度,但是海平面上的声波只能传播1/3毫米。高速的商业频闪仪闪烁一次大约持续1微秒。一筒炸药在它的引信烧完之后大约24微秒开始爆炸。

纳秒,简称ns。常用作内存读写速度的单位。光在真空中一纳秒仅传播30厘米(不足一个步长)。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执行一道指令(如将两数相加)约需2至4纳秒。另一种罕见的亚原子粒子K介子的存在时间为12纳秒。

皮秒,简称ps。最快晶体管的运行以皮秒计。一种高能加速器产生的罕见亚原子粒子b夸克在衰变之前可存在1皮秒。室温下水分子间氢键的平均存在时间是3皮秒。

飞秒也叫毫微微秒,简称fs。可见光的振荡周期为1.30到2.57飞秒。一个分子里的一个原子完成一次典型振动需要10到100飞秒。完成快速化学反应通常需要数百飞秒。光与视网膜上色素的相互作用(产生视觉的过程)约需200飞秒。

4. 分光光度计检定不通过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步骤:打开电源开关、依次打开紫外光源、可见光光源(根据测定对象选择)、检测器开关;

仪器显示屏读数吸光度调整都零、将空白液置于通路上、吸光度再次调零!这时仪器校准完毕!

5. 分光光度计检定主要有哪些内容

分光光度计介绍: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该仪器是食品厂、饮用水厂办理QS、HACCP认证的必备检验设备。

分光光度计原理: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计组成: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与存储系统组成。

分光光度定义: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长范围:

(1)200~400nm的紫外光区

(2)400~760nm的可见光区

(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分光光度计的重要配件—— 比色杯

比色杯按照材质大致分为石英杯、玻璃杯以及塑料杯。根据不同的测量体积,有比色杯和毛细比色杯等。一般测试核酸和紫外定量蛋白,均采用石英杯或者玻璃杯,但是不适合比色法测定。因为反应中的染料(如考马斯亮兰)能让石英和玻璃着色,所以必须采用一次性的塑料杯。而塑料杯一般不适合用于在紫外范围内测试样品。

分光光度计操作方法: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掀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10分钟。

2.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0”时,需选用较)。

3.根据所需波长转动波长选择钮。

4.将空白液及测定液分别倒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清外壁,放入样品室内,使空白管对准光路。

5.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使读数盘指针指向t=0处。

6.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使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7.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净。

分光光度计注意事项:

1.该仪器应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太强。热天时不能用电扇直接向仪器吹风,防止灯泡灯丝发亮不稳定。

2.使用本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操纵旋钮之功能。在未按通电源之前,应该对仪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源接线应牢固,通电也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按通电源开关。

3.在仪器尚未接通电源时,电表指针必须于“0”刻线上,若不是这种情况,则可以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