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分光光度计(5200分光光度计)

海潮机械 2023-01-14 05:48 编辑:admin 284阅读

1. 5200分光光度计

一、蔗糖分子式:C12H22O11,分子量:342.3

二蔗糖物质性能

熔点 185-187 °C (lit.)

比旋光度 67 º (c=26, in water 25 ºC)

沸点 397.76°C (rough estimate)

密度 1.5805

折射率 66.5 ° (C=26, H2O)

闪点 93.3°C

三、用途 蔗糖是最普通的食和糖,也用于制柠檬酸、焦糖、转化糖、透明肥皂等。蔗糖在高浓度时能抑制细菌生长,医药上可作防腐剂、抗氧剂的药片赋形剂等。1980年世界原糖产量为8710万t,其中蔗糖5200万t,甜菜糖3500万t。来自甘蔗和甜菜的蔗糖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世界缺糖情况较较严重。另外,各种特殊需要,促旱灾了新甜料的研究和发展,现在已经找出了许多天然甜料和合成甜料。试剂蔗糖用于1-萘酚的测定,也用于钙、镁分离及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2. 分光光度计260

这是测核酸浓度和纯度用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时,不同成分的样品会有不同的吸光度。260纳米(nm)是核酸的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280nm则是蛋白和酚类的。一般用A260/A280来检验DNA和RNA的纯度,纯DNA的这个比值约为1.8,纯RNA约为2.0.。

3. 分光光度计示数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固 > V液 > 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 声:频率低于20Hz。

超 声:频率高于20000Hz。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 ①激光准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 ③射击时瞄准目标。

④小孔成像。⑤影子的形成。 ⑥排纵队看齐。

3.光速: C = 3×108m/s = 3×105km/s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v气>v液>v固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即: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

ɑ气体>ɑ液体>ɑ固体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光的色散

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

2.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等。

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 一般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的原理制成的。

3.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用来杀菌,促进骨骼生长,应用它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

3.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

物距等于像距( u = v = 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 u > 2f ,f < v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 f< u < 2f ,v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

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的形式。它们都需要吸热。

①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⑴液体温度的高低;⑵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热致冷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液化有两种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元电荷 1e=1.6×10-19C

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路的组成:①电源:提供电能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

③导线:输送电能 ④开 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个元件之间相互影响。

③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其控制作用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

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

②各元件之间互不影响。

③开关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电流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

1. 1A=103mA 1mA=103μA

2.测量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I=I1=I2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 I1=I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 I1≠I2

4. 分光光度计7220

VIS-7220N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用于进行各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其基本原理是: 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吸收的效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 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 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 收的程度。

5. 5200分光光度计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标准

GB/T 36084-2018 纳米技术 水溶液中铜、锰、铬离子含量的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标准

GB/T 36084-2018 纳米技术 水溶液中铜、锰、铬离子含量的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GB/T 27581-2011 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和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GB/T 3884.12-201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行业标准-商品检验,关于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标准

SN/T 3469.2-2013 进口粗炼或烧结铜物料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关于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标准

MSZ 5200/18.lap-1964 发电机水检测.铜离子含量定义

6. 分光光度计7200

灯带可分三种,有几多种光个。

LED灯珠分大概为三种要求:

1、小功率的一般(IF=20mA)分电压(VF)、亮度(IV)、颜色(Hue X、Y)三种主要参数。

电压正常分光设定为0.2V为一个档,现在也有一部分厂家放宽要求设0.3V为一个档。红外的一般为1.4-1.8V 红、黄、普绿为1.6-2.5V 蓝、翠绿、白、紫为3.0-3.6V。

亮度(IV:mcd)有两种设定方式:A、等比设定:如分白光,假设最低亮度为5000mcd 按1.2的等比设定3个档:5000*1.2=6000mcd 6000*1.2=7200mcd 7200*1.2=8640mcd B、等差设定:即5000-6000-7000每隔1000设为一个档。

颜色(Hue X、Y)Hue用于分单色光,即除白光以外的其他光。一般为5nm为一个档,要要求严格的可以分3nm一档。

XY是用于分杂色光即白光,大家都知道白光是混色光,无法用具体的波长来表示颜色,所以采用CIE图上的坐标XY来表示颜色。一般X、Y各间隔0.1-0.05 Y间隔可以适当的比X的间隔大一点点,主要根据每个厂家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大功率一般(IF=350mA)分电压(VF)、亮度(∮)、颜色(Hue K)三种主要参数。

电压如小功率一样设定。

亮度用光通量(流明)来表示:一般间隔为10lm为一档。市场普遍的为70-80-90-100-110-120-130。

颜色(Hue K)Hue用于分单色光,即除白光以外的其他光。一般为5nm为一个档,要要求严格的可以分3nm一档。

K是用于分杂色光即白光,大家都知道白光是混色光,无法用具体的波长来表示颜色,所以采用CIE图上的色温系来表示颜色。一般的间隔为300K,主要根据每个厂家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3、贴片一般(IF=20mA)分电压(VF)、亮度(∮)、颜色(Hue K)三种主要参数。

电压如小功率一样设定。

亮度用光通量(流明)来表示:一般间隔为1lm为一档。市场普遍的为4-5-6-7-8-9-10。

颜色(Hue K)Hue用于分单色光,即除白光以外的其他光。一般为5nm为一个档,要要求严格的可以分3nm一档。

K是用于分杂色光即白光,大家都知道白光是混色光,无法用具体的波长来表示颜色,所以采用CIE图上的色温系来表示颜色。一般的间隔为10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