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分光光度计(超微分光光度计上样)

海潮机械 2023-01-15 07:32 编辑:admin 137阅读

1. 超微分光光度计上样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可以看到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的小于0.2um的细微结构,这些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要想看清这些结构,就必须选择波长更短的光源,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1932年Ruska发明了以电子束为光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的波长要比可见光和紫外光短得多,并且电子束的波长与发射电子束的电压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说电压越高波长越短。目前TEM的分辨力可达0.2nm。

2.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用途

当一束已知强度的单色入射光(I0) 通过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溶液吸收(吸光强度Ia),另一部分则透过溶液(透光度强It)。吸光率等于透光率的负对数(A=-lgT)

一、原理不同

1、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吸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不同

1、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2、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三、用途不同

1、吸光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

2、分光光度法: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3.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照仪器光路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仪器分为单道单光束型、单道双光束型、双道单光束型及双道双光束型四种类型。

单道单光束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指仪器只有一个光源,一个分光系统,一个检测和显示系统,从光源中发出的光仅以单一光束的形式通过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每次只能测定一种元素。该类仪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灵敏度较高的优点,其缺点是受光源强度波动影响较大,基线漂移。

单道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指从光源中发出的光被切光器分成为强度相等的两束光,一束光通过原子化器,另一束光不通过原子化器,只作为参比光束,两束光交替地进入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该类仪器中两束光来自同一光源,光源的任何波动可以由参比光束的作用而得到补偿,即消除了光源强度波动的影响,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

双道单光束型的仪器有两个光源,两个分光系统,两个检测、显示系统,而光束只有一路,该类仪器利用两个独立的分光系统和两个独立的检测系统对两路光源的光进行分光和检测,同时给出两种元素的检测结果,故一次可以测定两种元素,并可以方便地进行背景吸收扣除。

双道双光束型的仪器采用两种不同的光源,具有两个分光系统,两个检测、显示系统,但每一个光源所发出的光均分为两束,一束通过原子化器,另一束则不通过原子化器,只作为参比光束。该类仪器可以同时测定两种元素,能消除光源强度波动的影响及原子化系统的干扰,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但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4.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使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5. 显微分光光度计

包合量由温度、浓度、搅拌决定。

在环糊精包合物的日常质量检测中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方法去验证环糊精与药物是否已形成预期效果的包合物.可以通过相溶解度法原理观察加入环糊精前后原料药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来验证包合物能否达到增溶的效果.显微成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方法和圆二色谱用于验证是否已形成和存在包合物的新物相,从而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投料比例选择、包合方法的选择、包合温度、分散力大小、搅拌速率及时间、干燥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