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产品质量控制的四大措施(焊接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海潮机械 2023-01-05 16:25 编辑:admin 239阅读

1. 焊接产品质量控制的四大措施

焊接方法通常按如下原则选择,所选用的焊接方法必须能保证焊接质量,达到产品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能提高焊接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劳动条件。

选择的一般方法是:针对产品的材料性能和结构特征,根据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结合产品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做综合分析后选定。在这里,母材的性能和结构特征往往是决定性的。

一、 对母材性能的考虑

1、母材的物理性能 须注意母材的导热、导电、熔点等性能。对于热导率高的金属材料,应选用热输入大,焊透能力强焊接方法;对于热敏感的材料,易用热输入小的焊接方法等。

2、母材的力学性能 主要指母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硬度等。既要看母材的力学性能是否易于实现金属之间的连接,又要看焊后接头的力学性能会不会发生改变,发生改变后会不会影响安全使用等。

3、母材的冶金性能 决定母材冶金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化学成分。高碳钢或碳当量高的合金结构钢宜采用冷却速度缓慢的焊接方法,以减少热影响区开裂倾向;对于冶金相容性较差的异种金属应选择固相焊法,如扩散焊、钎焊等。

二、对产品结构特征的考虑

1、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主要考虑产品是否具有焊接时所需的操作空间和位置。大型的金属结构如船体等,不存在操作空间困难,但其体积过于庞大,需选用能全位置焊的方法;微型的电子器件,一般尺寸小,焊后不再加工,要求精密,宜选用热量小而集中的焊接方法,如电子束焊、激光焊等

2、焊件厚度 每一种焊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厚度和范围,超出此范围难以保证焊接质量。对于熔焊而言,是以焊透而不烧穿为前提。可焊最小的厚度是指在稳定状态下单面单道焊恰好焊透而不烧穿。

3、接头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通常由产品结构形状、使用要求和材料厚度等因素决定。对接、搭接、T型接和角接是最基本的形式。这些接头形式对大部分熔焊方法均能适应,有些搭接接头常常是为了适应某些压焊或钎焊方法而设计。对于杆、棒、管子的对接,一般宜选用闪光对焊或摩擦焊等。

4、焊接位置 在不能变位的情况下焊接焊件上所有焊缝,就会因焊缝处在不同空间位置而采用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四种不同位置的焊接。一种焊接方法能进行这四种位置的焊接称可全位置焊的方法。

2. 焊接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建筑工程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要点:

1.明确连接方式,按照设计文件执行。是机械连接还是焊接或绑扎搭接。

2.根基具体的连接方式,参照其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以机械连接为例:控制母材质量,母材断面切口质量,母材连接段丝扣质量和长度,丝距等,未及时进行连接的已完成丝扣施工的保护措施是否实施到位。套筒质量检查和形式检验,运用力矩扳手进行实体检查,和外观质量检查。按照规定进行原位有见证取样送检,根据复检报告判定该批次连接件的施工质量。连接部位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等。

3.原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检查。

4.外观质量检查。

5.见证取样送检报告核查。

3. 提高焊接质量的对策有哪些

二保焊产生气孔的原因:

1、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焊接电压主要决定于送丝速度,焊接电流的大小还与电流极性、焊丝的干伸长、焊丝直径等因素相关。

2、焊接速度的影响

焊接速度过大时,会引起焊缝两边咬边,而速度过小时会导致烧穿等缺陷。在不影响焊缝成形的前提下,适当选取慢速将使焊接热输入值提高,有利于减小气孔的产生。

3、气体流量的影响

流量过大,容易产生紊流,恶化气体保护效果;流量过小,CO2气体未能充分保护熔池,使焊缝中产生气孔的倾向加大

4、外界气流的影响

CO2气保焊时,由于气体保护层是柔性的,容易受外界气流的影响而产生气孔

5、焊丝干伸长的影响

干伸长太大,电弧不稳,难以操作,同时飞溅也较大,可能破坏保护气而产生气孔。

预防和减少气孔产生的对策:

1、根据材料特点、板厚及坡口型式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减少气孔的产生。

2、选用与母材合适的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焊前清理坡口及两侧20~3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及氧化物等杂物,保证气路及送丝结构畅通。

3、根据实际情况,焊前对工件进行预热,选用合适的焊接速度,在焊接终了和焊接中途停顿时,应慢慢撤离焊接熔池,使熔池缓慢冷却,从而使气体充分从熔池中逸出,减少气孔的产生。

4、尽量采用短弧焊接规范,填加焊丝要均匀,操作时应适当摆动,同时防止有害气体入侵。

焊缝成形不光泽可能是由于焊件表面不清洁、或者是保护气体纯度不高造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排除。

4. 焊接产品质量控制的四大措施是

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有:

1、闪光对焊: 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预应力钢筋皆用这种焊接。

2、电弧焊: 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型式有:搭接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邦条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剖口接头(平焊或立焊)。

3、电渣压力焊: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和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待形成渣池、钢筋熔化并稳弧一定时间后,在断电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这种焊接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4、电阻点焊:点焊机的上、下电极接触交叉的钢筋而接通电流,交叉钢筋的接触点处电阻较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将钢筋熔化,同时电极加压使钢筋焊合。用于焊接钢筋网片,钢筋骨架等钢筋的交叉连接。

5、钢筋气压焊:由一定比例的氧气(纯度≥98.5%、瓶装工作压力小于5~10公斤/厘米2)火焰将钢筋端部加热到塑性状态(温度约1320~1340℃),边加热边加压,最终施加3000公斤/厘米2以上的压力,将钢筋焊接在一起。

焊接设备有加热器(由混合气管和喷嘴组成)、加压油泵(由油缸和脚踏液压泵组成)和压接器(用来卡紧、调整偏心和压接钢筋)。钢筋下料时不宜用切断机,以免接头呈马蹄形而不能压接,宜用无齿锯锯断。

用于焊接机器人所要焊接的工件,要求工件的装配质量和精度必须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焊接机器人应严格控制零件的制备质量,提高焊件装配精度。零件表面质量、坡口尺寸和装配精度将影响焊缝跟踪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零件制备质量和焊件装配精度。

1、编制焊接机器人专用的焊接工艺,对零件尺寸、焊缝坡口、装配尺寸进行严格的工艺规定。一般零件和坡口尺寸公差控制在±0.8mm,装配尺寸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焊缝出现气孔和咬边等焊接缺陷机率可大幅度降低。

2、采用精度较高的焊接工装夹具以提高焊件的装配精度。

3、焊缝应清洗干净,无油污、铁锈、焊渣、割渣等杂物。否则,将影响引弧成功率。定位焊由焊条焊改为气体保护焊,同时对点焊部位进行打磨,避免因定位焊残留的渣壳或气孔,从而避免电弧的不稳甚至飞溅的产生。

5. 焊接产品质量控制的四大措施是什么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

焊缝的技术质量标准

1、焊缝外观技术质量标准。焊缝鱼鳞焊波光滑美观,焊缝高低、宽窄一致。焊缝金属向母材金属应圆滑过渡。焊缝不允许存在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表面裂纹等缺陷。

2、焊缝内部技术质量标准。电验武,道焊缝的质量标准(JB928-67)规定分为五级。一级焊缝内,缺陷最少,质量最高。二、三、四级焊缝内部缺陷依次增多,质量依次降低。缺陷数量超过四级者为五级焊缝。各个焊缝的射线探伤要求应达到哪一级是由产量设计部门规定的。各级焊缝中缺陷的规定如下:

(1)一级焊缝中不应有任何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状夹渣。

(2)二、三、四级焊缝内不应有任何裂纹、未融合、未焊透(指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3)二、三、四级焊缝内允许存在条状夹渣。条状夹渣必须同时满足单个条状夹渣的长度、条状夹渣总长度及条状夹渣间距的规定。

(4)允许存在的气孔(包括点状夹渣)。这个气孔点数值是换算出来的,方法如下:取射线底片上任何10×50毫米焊缝区域,统计所出现的各不同直径的气孔个数,再从上查出按直径分档的气孔换算系数。各直径档气孔数与查出的换算系数的乘积总和即为该焊缝的气孔“点数”。根据气孔点数查出此焊缝的等级。举例如下在某28毫米厚的对接焊缝射线透视底片上,某一10×50毫米的焊缝区域内有0.5亳米气孔4个,1.5毫米气孔2个,2.5毫米气孔1个,3.2毫米气孔1个,换算结果是:气孔点数=(4×0.5)+(2×2)+(1×5)+(18)=19,按表评为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