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重构机械臂
第一种,时空错乱假说
这种说法是来源于一场实验,一些人认为曼德拉效应的罪魁祸首,可能是来自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产生过诸如“上帝粒子”等多种物理学发现。他们认为自从2008年科学家们在此做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导致了对我们所在的空间和时间产生了影响甚至是破坏,使得我们的时空出现一些紊乱,进而我们的时空记忆发生了紊乱,从而形成了“曼德拉效应”。当然,这种解释基本上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这不过是阴谋论的产物,为的不过是想要阻拦人类对科学的探索罢了。如果做这种实验会导致时空出现紊乱,我们的世界早就收到了威胁。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7)
第二种,平行宇宙假说
这种假说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了。该假说认为曼德拉效应是由于平行宇宙之间相互影响导致的。同时,曼德拉效应的提出者菲安娜也最认同这一种说法。我们的宇宙是存在很多平行世界的,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曼德拉真的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死在监狱里了。而平行宇宙之间是存在一些联系的,很有可能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通过以记忆碎片的形式,向不同世界的同一个人传播过来,两种记忆交织,导致我们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于是就产生了“曼德拉效应”。而如今的量子物理学的发展研究表明,平行世界确实有可能存在,前不久NASA的科学家在南极实验室观测高能粒子流时发现了反向的中微子,中微子的反向流动证明了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但是我们要明白,平行宇宙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同世界的同一个人可以相互传播信息,根据熵增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每一个平行宇宙都是独立存在的,绝对不允许相互之间交流传播,除非推翻我们现有的所有物理学理论。所以说,这个解释也pass掉。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8)
第三种,缸中大脑,虚拟现实假说
这种假说确实在理论上可以解释曼德拉效应,但是这样的解释意义不大。不如说这种假说可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现象,该假说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创造出来的程序,被用来进行某种实验或者实现某种目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像是我们所熟知的电脑程序一样,可以不断的修改和重启,如果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可以删除重启一下。实际上在我们2012年的时候程序就出现bug了,伟大的存在已经将我们的世界重启过了。但就像电脑程序一样,删东西总是删不干净,这些记忆残留导致了我们如今的“曼德拉效应”。这个理论你根本就没办法证明他是对的,但也同样不能证明他是错的,毕竟我们谁也不能确定,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像“缸中大脑”一样,一切都是造物主想让我们看到的。就像前面说的,这种解释等同于没有解释,你可以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归咎于这个假设,所以,我们不予深究。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9)
这三种就是人们口口流传的解释,但实际上都不准确,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今最正确的解释。
如果你上网搜一搜“曼德拉效应”就会发现,给出的解释下面还有一行字,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人类记忆偏差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经常被各种细节误导,然后在越来越多人的影响下,自己也开始产生错误记忆,然后当你不确定某一件事情时,你的大脑开始不愿意努力思考,就找了一个在你的认知中比较合理的答案,然后在从众心理和大脑的催促下,你开始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件事的正确性。通俗来讲,那就是,你被外界和你自己的大脑误导了。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10)
接下来让我用这个理论解释一波上述举得例子。先说一说曼德拉本人吧,也许你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有个人叫史蒂夫·比科,同样是南非的种族隔离活动家,同样在那个时候很出名,但与曼德拉不同的是,他死在了监狱里,曼德拉在80年代出狱时并不出名,前来接他的人很少,但是在之后人们口口相传中,有的人就把它传成了葬礼,于是就有了神奇的“曼德拉效应”。
法国的沉思者就更简单了,你在自己思考时比较喜欢用哪种姿势?科学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都喜欢用握成拳头的手来支撑额头思考。在信息传播时,总会有人理解错或者看错,然后就有人把它擅自改了,然后迅速传播开,你自己的大脑在认知中更倾向于这样思考,所以就成了这样。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11)
86版的西游记里,确实没有拍摄这个片段,在当时的条件也确实不好拍出来,但是原著里有这个片段啊,这怎么搞?在之后的各个版本里好多都有这个片段,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1999年动画版的西游记,羊力大仙臂上的“冷龙”被鹰叼走就是出自这里,在你大脑的认知中,原著有这个片段,再加上人们都相信有,你就下意识的用其他版本的片段把它给补上了。
《爱我中华》的歌词,这个就是你平常的认知误差,我们上学的时候,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再加上你又不是专门演唱过这首歌,在你认知中,你觉得是民族读的顺还是星座读的顺?所以懂了吧。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12)
至于皮卡丘,额,怎么说呢?你看皮卡丘还专门记住它尾巴的细节吗?不会吧,你当时只是被它萌哒哒的外表和剧情吸引了。所以,不问还好,我们完全不知道。当有人拿着这张图来问你时,你会努力的回想一波,结果发现很难想到,大脑想要偷懒了,于是就变成了怎么好看怎么来,当然是加黑色更可爱了。
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办法从我们真实的记忆中,去识别出错误的记忆,它们通常都需要独立的佐证。曼德拉效应就是我们在回溯自己本就模糊的记忆时,受到了周围各种环境的诱导,比如说偏离的言论、媒体的报道、相似的影片和经历,然后我们的大脑重构了我们的记忆。并且让我们相信,这些重新构建的记忆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13)
所以,不要担心我们的记忆是不是被篡改了,这只是我们人类在信息传播中发生的一种偏差现象罢了。就算真的是第三种假说,它离我们的层次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活向未来。
2. 机械臂结构设计
我国首个具有七个自由度的机械臂,从而在太空可以实现类似人类手臂的运动能力,工作时最长长度可达18米左右、直径约4米左右,可以在太空抓取物体,方便设备的对接、安装、变轨、分离等操作。
这是对人类手臂的最真实还原。核心舱机械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之间的对接与分离,类似于木工常用的榫卯结构,可实现舱体爬行功能,以一种类似蠕虫的运动方式移动到空间站的许多部分,进而在更大范围触达空间站各舱体外表面。
七个关节驱动组件及高精度位置传感器是实现机械臂运动、精确定位的执行机构,作为机械臂的核心部件,需具备小体积、大转矩输出,待机械臂运行到指定位置后,可实现定位锁定功能,从而使机械臂固定在相应位置,以及到位锁定后由末端执行驱动组件实现目标捕获及抓取的功能。
3. 可折叠机械臂
七十吨吊车臂平伸55米外加16米折叠臂
4. 机械人机械手臂结构设计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重要的特点是重量与最大负载比。所述比率的最小化只能通过减少机器人操作器的重量来实现。这也将增加有效载荷能力。然而,这将必须在不严重损害静态刚度或最大允许偏差的个别联系。但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工业机器人的重量及其对初始和运营成本的影响,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最终用户都非常关注。因此,组件的机器人组装要考虑优化包括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部件。
优化的结构设计的结构的工业机器人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关于尺寸设计和形状,材料消耗和适应这一功能的要求。为了改善工业机器人结构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最小重量结构;结构构件的最大静刚度;末端执行器的精确度。
在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设计中,预计扭矩会根据延伸范围长度和有效载荷而增加。这需要选择大功率电机,尤其是在第二轴上。由于随着预期定位精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手臂刚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使用的材料较少。因此,在运行条件下,电机70%的能量用于多余的重量。
5. 机械臂旋转结构
如果是机械手 建议用伺服电机,液压马达主要用以工程机械上的机械臂 液压马达比较好 ,因为本机就有系统 液压马达 体积小扭矩达
6. 重型机械臂
一、俄罗斯
虽然国际空间站要推迟到2028年之后,不过俄罗斯不打算再玩下去了,宣布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没有空间站,很多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做不了,所以俄罗斯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俄罗斯自己的空间站计划投资60亿美元,将运行在更高的轨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表示,目标是2030年前将俄罗斯本国的空间站送入太空。不过罗斯能源火箭太空公司第一副总经理更乐观,他认为2026年就可以发射入轨。
技术及经验方面倒无需担心,毕竟世界上大半的空间站都是俄罗斯前身建造的,关键在预算。
二、美国
除了给国际空间站“续命”外,美国还联同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宇航局等,要建设“深空之门”空间站。
与以往运行在近地轨道的空间站不同,“深空之门”是月球门户,运行在是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它将作为载人登陆月球,乃至登陆火星的中转站。
月球门户大小只有国际空间站的六分之一,与我国“天宫号”一期差不多大小。它的前两个组件“电力与推进组件”(PPE)和“居住与后勤前哨站”(HALO)将使用重型猎鹰发射,发射时间定在2024年。
不仅大小和我国空间差不多,也一样配置了电推进器、7自由度机械臂,并采用最新型的太阳能板,不知道算不算“抄袭”咱们的?
与国际空间站的“大窗户”一样,月球门户也将安装一个类似的穹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