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伺服电机uvw判断(伺服电机如何判断UVW)

海潮机械 2023-02-01 17:02 编辑:admin 62阅读

1.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UVW

输出电压还是380V,只是频率根据你的需要由50HZ可以变换成如:1-100HZ,电机的转速就可以由额定转

速恋换成2%-200%。主要用于调节转速的。用AB变频器(075KW0测了一下(带037KW电机)。50-2

为380V;30Hz为231V:20Hz为156V;电流与电机功率有关。

2.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信号线

伺服电机应该是3根。分别为:控制卡的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伺服输出的编码器信号线。

接线没有错误后,电机和控制卡(以及PC)上电。此时电机应该不动,而且可以用外力轻松转动,如果不是这样,检查使能信号的设置与接线。用外力转动电机,检查控制卡是否可以正确检测到电机位置的变化,否则检查编码器信号的接线和设置。

3.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退磁

电机退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4-5年以上的电机,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检测电机空载电流和行驶电流来判断。对已经确定退磁的电机,只能更换。

  带刷电动车,如果出现带刷退磁的,那车就会加电基本上没有动力,起步很慢,同时非常耗电,电机处还会有电流声或是好象是电有断路的声音,那说明很可能是退磁或是刷出故障了,建议马上更换电机碳刷,对电机进行保养一次。也可以‍换磁片,一般要换整个磁盘。

4.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故障

、数据传输过程受到的干扰会增大(有时并不是坏,而是上位机和伺服之间连线不正确,或是有脱落,这是很常见的问题)。

3、电机会运行,但不会按照伺服给的指令工作。

4、最糟糕的是烧坏电机不过可能性很小,除非电机的电源线和编码器的控制线混淆。

伺服电机编码器维修

编码器分为两种:一种机械的,一种电子的。

机械的坏了不好修,因为有很多机械触点。电子的坏了好修,管子是红外线发光管,对管,就是收发做到一起构成一个4脚的器件。可以按照型号在电子市场买到。测量方法和一般的发光二极管一样。光敏三极管的测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的是如果打开在自然光条件下测量光敏管的数据是无效的,换上器件后测试也要封闭好外壳。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信号形式的设备。

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技术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伺服电机使用时,如何避免编码器码盘损坏?

一、故障现象

因不当装卸、受力导致编码码盘破裂、磨损

二、损坏原因

1、由于电机轴受异常外力作用,导致编码器码盘随轴位移,与受光镜面摩擦磨损甚至破碎。

2、电机安装或运输过程中,摔落、撞击等原因,导致电机径向受力,使得编码器码盘与受光镜面接触磨损甚至破碎。

三、注意事项

1、安装电机时切勿使用过大外力敲击电机轴。

2、移动或使用电机时切勿随意丢、扔,避免编码器码盘随轴位移,导致码盘与受光镜面摩擦甚至挤碎码盘。

3、由于机械负载安装同心度不足等情况,等同于施加了超过规定值的轴向负载,导致轴承异常受力,码盘错位,磨损甚至破裂。

5.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好坏

1、 万用表测电流,三相不平衡率不大于10%;

2、摇表测绝缘,每相对地、相间均不小于0.5兆;3、电桥测直流电阻,三相不平衡率不大于2%;即首先用万用表去量电压以及电阻(没摇表的情况下),首先在电机电源侧UVW三相中选取两相,测量一下两端电压是否为380v(高于380V没事)由于电网中有时电压不稳定导致的。依次测量UV ,VW ,UW三相电源。当电源侧测量完成之后测量负载端,测量uv ,vw ,uw这三相之间的电阻是否相同或者讲差别不大,如果发现其中有一对电阻偏离较大则有可能是电机烧毁了。最后测其中一相对地的电阻是否为0,这样就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烧毁了。(电机内部采取△接法,内部连在一起故只要测量其中的一相即可)。

常用检查方法: 1、检查电源线电压;2、检查开关、线路 ;3、检查电机是否转动灵活,去掉负载试验 ;4、检查电机是否坏。伺服电机(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6. 伺服电机如何判断编码器好坏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AL.10 欠压

电源电压过低。MR-E-□A:160V 以下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

·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检查电源系统

·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动时电源电压下降。 →检查电源系统

·电源切断5秒以内再接通。 →检查电源系统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2 存储器异常1、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3 时钟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4 看门狗异常、→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5 存储器异常2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2:RAM ROM异常

AL.13:印刷电路板异常

AL.14:CPU异常

AL.15:EEPROM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6 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AL.17 电路板异常2、

AL.19 存储器异常3

AL.17:CPU·零部件异常

AL.19:ROM存储器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A 电机配合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参数No.0选择的伺服电机与当前使用的伺服放大器不匹配。 →正确设定参数No.0。

AL.20 编码器异常2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编码器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L.24 主电路异常

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断路。 →修理电线。

·伺服电机动力线表面损坏。 →更换电线。

·伺服放大器主电路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内容: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参数No.0设定错误。 →正确设定参数No.0 。

·未连接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接线。

·电源电压异常(260V以上)。 →检查电源。

·高频度或连续再生制动运行使再生电流超过了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降低制动频度。→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减小负载。

内容: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或再生制动选件。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25 绝对位置数据丢失 电池连接线松动或电压偏低

AL.30 再生报警 检查再生能耗电路、减小负载

AL.31 超速

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指令输入脉冲频率过高。 →正确设定指令脉冲频率。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重新设定增益。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①负载转动惯量比设定的小一些。②重新检查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参数No.3、No.4) →正确设定。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参数No.3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电子齿轮(指令脉冲倍率分子)

电子齿轮设定错误可能导致错误运行,必须在伺服放大器停止输出的状态下进行设定。

为输入指令脉冲设定对应的倍率。

(注)设定范围是:1/50<CMX/CDV<500。

下式中伺服电机每转输入脉冲数的设定是可以改变。

(例)HC-KFE系列:10000 pulse/rev的场合

如果设定值是0,可根据连接的伺服电机的分辨率自动的设定这个参数。

初始值:1

设定范围:0、1~65535

AL.32 过流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存在短路。 →正确接线。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接地。 →正确接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实施抗干扰处理。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33 过压

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更换电线。→正确接线。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 →使用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时,更换伺服放大器。→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时,更换再生制动选件。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或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选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系统

AL.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

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值。

·指令脉冲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AL.37 参数异常

参数设定值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No.0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设定参数No.0 。

参数No.0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控制模式·再生制动选件选择:

选择电机容量·电机系列·控制模式·再生制动选件。

□ □ □ □

*1 *2 *3 *4

*1选择电机容量

0:100W

1:200W

2:400W

3:500W

4:750W

5:1KW

6:1.5KW

7:2KW

*2 选择再生制动选件

0:不用

1:备用(请不要设定)

2:MR-RB032

3:MR-RB12

4:MR-RB32

5:MR-RB30

6:MR-RB50

*3选择电机系列

0:KFE

1:SFE

*4 选择控制模式

0:位置

1:位置和速度

2:速度

初始值:0000(MR-E-10A), 1000(MR-E-20A), 2000(MR-E-40A), 4000(MR-E-70A), 5010(MR-E-100A), 6010(MR-E-200A),

设定范围:0000h~7912h

主电路器件异常过热。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载状态下反复通过“ON-OFF”来继续运行。 →检查运行方法。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停止运行。 →修理伺服放大器的冷却风扇。

AL.42 反馈报警 编码器信号丢失→更换伺服电机

AL.45 主线路过热 检查冷却系统、驱动方法检查、更换伺服放大器

AL.46 伺服电机过热

伺服电机温度上升热保护动作。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电机环境温度超过40度。 →使伺服电机工作工作环境温度在0~40度之间。

·伺服电机过载。 →减小负载。→检查运行模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器件故障。伺服电机冷却风扇异常 →更换伺服电机。

AL.50 过载1

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承载能力。

负载率300%:2.5s以上

负载率200%:100s以上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续输出能力的场合。 →减小负载。→检查运行模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停止自动增益调整。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机械故障。 →检查运行模式。→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故障: 使伺服马达停止输出,缓慢旋转伺服马达的轴,这时反馈的脉冲累积的数值

应和转动的角度成比例关系,可判断编码器有故障。

AL.51 过载2 检查操作参数、正确连接、调整加减速时间、更换伺服放大器、更换伺服电机

AL.52 误差过大

偏差计数器中的滞留脉冲超出了编码器分辨率能力×10(pulse)。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小。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转矩限制值(参数No.28)太小。 →增大转矩限制值。

·由于电源电压下降,致使转矩不足,伺服电机不能启动。 →检查电源的容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位置控制增益1(参数No.6)的值太小。 →将设定值调整到伺服系统能正确运行的范围。

·由于外力,伺服电机的轴发生旋转。 →达到转矩限制的场合,增大转矩限制值。→减小负载。→选择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安装限位开关。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参数No.28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内部转矩限制1:

设定最大转矩=100%。

用以限制伺服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

如果设定为0,那么不输出转矩。

初始值:100 %

设定范围:0~100 %

用于设定位置环1的增益。

如果增益变大,对位置指令的跟踪能力也增强。

自动调整时,这个参数将被自动设为自动调整的结果。

初始值:35 rad/s

设定范围:4~2000 rad/s

AL.73 辅助脉冲频率报警 脉冲输入要达到600KPPS

AL.74 选卡存储器异常 →更换选卡板

AL.75 选卡存储器异常2→更换选卡板

AL.8A 串行通讯超时

RS-232C或RS-422通讯中断的时间超过了参数No.56的设定值。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通讯电缆断路。 →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

·通讯周期长于参数No.56 的设定值。 →正确设定参数。

·通讯协议错误。 →修改通讯协议。

参数No.56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串行通讯超时选择:

用于设定通讯超时的时间[S]。

如果设定为0,那么不做超时检查。

初始值:0

设定范围:0、1~60 s

AL.8E 串行通讯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通讯出错。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通讯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故障。 →更换通讯设备(计算机等)。

88888 看门狗

CPU·部件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90 零点设定错误 零点复位、重新确认零点位置

AL.96 零点设定错误 减少干扰的影响

AL.9A 数字开关报警 正确设定参数

AL.9F 电池报警 电池电压过低、更换新品完好电池3.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