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图
原理是利用转子与定子的啮合作用来实现介质运输,这就要求客户对自身所需运输介质的有所认识,在明确介质的粘度、颗粒大小、酸毒性等等有了详细参数后才能方便选型。
2. 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图讲解
转子泵是一种中压单作用定量叶片的泵。转子泵体两侧的管螺纹与 油管相连,是进油口和出油口。泵体与转子之间由偏心而形成一个新月形空腔。
当马达通过胶带轮11带动轴7旋转时,转子槽中的叶片由于离心力作用,贴紧在转子泵的泵体壁上。
叶片开始由新月形空腔的尖端转向中部时,两相邻叶片与泵体隔成的空间逐渐变大,完成吸油过程。
越过中点后,转子泵的空间又由大逐渐变小,完成压油过程,压力油从新月形另一尖端处的出口压出。
转子泵盖右端装有填料,通过填料压盖和压盖螺母压紧,防止油沿轴渗出,起密封作用。
3. 转子泵简图
应该说,转子泵是不需要供油顺序的,转子泵属于连续供油的油泵,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供油顺序。
一般情况下,转子泵主要用于机油泵或低压柴油输油泵。这类油泵都是不需要供油顺序的。
由上叙述可知,转子泵属于连续不断的低压类输油泵,所以说,转子泵是没有供油顺序的。
4. 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图解
回转泵是按工作原理而分的一类泵,其形式很多,有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等。操作原理却大同小异。回转泵由泵壳与在其中旋转的转子两个部分构成。靠泵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转子的旋转来吸入与排出液体,又称转子泵。当转子转动时,它与泵壳间形成容积的改变。容积增大的过程,液体被吸入泵内;窖积减小的过程,液体被排出。
1.齿轮泵
齿轮泵回转泵的一种。由泵壳和在其中转动的一对相啮合的齿轮构成。当齿轮转动时,左侧原来啮合的轮齿逐渐分开,所形成的齿间容积逐渐扩大,压力降低;液体被吸入,并随齿轮向出口移动。当轮齿重新啮合时,齿间容积的液体即被挤排至泵外。齿轮不停地转动,即可将液体自一侧吸入面从另一侧排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产生较高的液体压力,但排量不太。常用于输送油类。
2.螺杆泵
螺杆泵主要由泵壳与一根或两根以上的螺杆构成。实际上与齿轮泵十分相像,利用两根相互啮合的螺杆来排送液体。当所需的压强很高时,可采用较长的螺杆。具有压头高,效率高,噪声小,适于在高压下输送黏稠性液体。
齿轮泵和螺杆泵都是容积式泵或统称为正位移泵。液体在泵内不能倒流,只要活塞在单位时间内以一定往复次数运动或转子以一定转速旋转,就排出一定体积流量的液体。若把泵的出口堵死而继续运转,泵内压强便会急剧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因此,正位移泵就不能像离心泵那样启动时把出口阀门关死,也不能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必须在排出管与吸入管之间安装回流支路,用支路阀配合进行调节。
5. 转子机油泵工作原理
①齿轮式机油泵 机油泵壳体上加工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在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齿轮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其它工作原理是当齿轮向顺时针旋转时,进油腔的容积由于轮齿向脱离齿合方向运动而增大,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并充满进油腔,旋转的齿轮将齿间的润滑油带到油腔,由于轮齿进入齿合,出油腔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润滑油经出油口被输送到发动机油道中。 ②转子式机油泵 油泵壳体内装有内转子和外转子。内转子通过键固定在主动轴上,外转子外圆柱面与壳体配合,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外转子在内转子的带动下转动,壳体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口,转子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在内外转子的转动过程中,转子的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相互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了四个封闭的工作腔。由于外转子总是慢于内转子,这四个工作腔的容积在不断变化。每个工作腔在容积最小时与壳体上的进油孔相通,随着容积的增大,产生真空,润出油孔相通时,容积逐渐减小,压力升高,润滑油被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