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5m同步带轮计算(同步带轮节径计算)

海潮机械 2022-12-29 07:20 编辑:admin 146阅读

1. 同步带轮节径计算

V1=V2=V3=······=Vn 即R1W1=R2W2=R3W3=······=RnWn所以各自的齿轮比也就是W1:W2:······:Wn:(1/R1):(1/R2):······:(1/Rn) 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带上面的齿轮所转过的齿数,正好正比于同步带轮所转过的角度,所以齿轮数也就正比于其本身的角速度W。

也由于各个同步带轮是被同步带V所接连起来的,所以各个同步带轮的线速度v也就是相同的。扩展资料同步带按材质可分为氯丁橡胶加纤维绳同步带,聚氨酯加钢丝同步带,按齿的形主要分为梯形齿和圆弧齿两大类,按带齿的排布面又可分为单面齿同步带和双面齿同步带。

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可精密传动,传动平稳,能吸震,噪音小,传动速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10,允许线速度可达50m/s,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8℅―99℅。

传递功率从几瓦到数百千瓦。

结构紧凑还适用多轴传动,张紧力小,不需润滑,无污染。

2. 同步带轮带长度的计算

自己直接计算的了,初中几何问题。查表得:20齿同步带轮节径为80.85,40齿同步带轮节径为161.70。根据以上条件,中心距875,可以画出两中心距875的圆,并画出二者的外公切线。

如果有CAD等绘图软件,可以直接使用其测周长的功能,直接测出两圆弧加两个外公切线的长度为2132.865。这就是理论上的同步带节线长度了。再用节距12.7来除,可得167.942。那么同步带就推荐使用168节的H型带。

3. 同步带轮的宽度

19H,节径是Φ76.81,外径是Φ75.44, 挡边直径Φ83,挡边内径Φ63,挡边厚度1.5, 38H节径是Φ153.62,外径是Φ152.24

4. 同步带及带轮选型计算

1,RPP同步带轮规格型号:RPP2M同步带轮,RPP3M同步带轮,RPP5M同步带轮,RPP8M同步带轮,RPP14同步带轮,

2,STD圆弧齿同步带轮规格型号:S2M同步带轮,S3M同步带轮,S4.5M同步带轮,S5M同步带轮,S8M同步带轮,S14M同步带轮。

3,HTD圆弧齿同步带轮规格型号:2M同步带轮,3M同步带轮,5M同步带轮,8M同步带轮,14M同步带轮,20M同步带轮。

4,周节制梯型齿同步带轮规格型号:MXL梯型齿同步带轮,XL梯型齿同步带轮,L梯型齿同步带轮,H梯型齿同步带轮,XH梯型齿同步带轮,ⅩXH梯型齿同步带轮。

5,公制T型齿同步带轮规格型号:T2.5同步带轮,T5同步带轮,T10同步带轮,T20同步带轮,AT5同步带轮,AT10同步带轮,AT20同步带轮。

5. 同步带轮外径计算

计算:Dp=p×Z/∏ Dp: 节径 Z: 齿数 ∏: 圆周率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De= Dp-2δDp:节径 δ:节顶距 同步带轮中心距及同步带节线长计算:L:近似皮带节线长 C: 两轴的中心距 Dp: 大带轮的节径 dp: 小带轮节径 中心距的确定B= L– 1.57 (Dp + dp) L:皮带节线长

6. 同步带轮直径计算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计算:Dp=p×Z/∏Dp: 节径Z : 齿数∏: 圆周率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De= Dp-2δDp:节径δ:节顶距

7. 同步轮带长度计算

同步带是和同步带轮相互之间进行配合使用的,所以首先要确定同步带轮所选的齿形可以和同步带的齿形相互匹配。然后根据所选择的同步带的宽度决定同步带轮的轮体宽度。然后去认定一下同步带轮的周边是否需要设有挡边,以此来防止同步带在传动的时候出现打滑的现象。

3、同步带的选择和同步带轮的选择都是需要通过所使用的机器已经具体的传动状况所进行设计的,同步带的齿形还有齿数决定了同步带轮所使用的大小。同步带和同步带轮之间的节线长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刚好一样的话也就代表着同步带会刚好套在同步带轮上面。同步带的长度需要根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的中心距来进行确定。

8. 同步带轮长度

解决办法如下:

1.轴承固定不到位导致中心距变小就会导致伸长,所以进行轴承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下;

2.同步带抗拉层出现松动导致的对此我们要更换同步带;

3.张紧轮松动导致的伸长需要及时对张紧轮检查;

4.同步带轮引起的伸长也是要更换同步带;

5.过载也会引起伸长我们可以适当改变带宽。

9. 同步带轮的节径和外径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Dp计算:Dp=p×Z/Π 

p: 节距

Z : 齿数

Π: 圆周率3.14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De计算:De= Dp-2δ    

Dp:节径

δ:节顶距

同步带的节线长L计算:L=2C+1.57(DP+pd)+(DP-pd)/4C

DP:大轮节径

pd:小轮节径

C:同步带轮中心距

P:节距

Z:齿轮齿数

同步轮中心距计算:C={B+√(B²-2(DP-dp) ²)}/4

B= L – 1.57 (Dp + dp)

同步轮模数计算:

同步轮模数=(D+2×δ)÷同步轮齿数=(同步轮外径+2×同步轮节顶距)÷同步轮齿数

10. 同步带轮节距计算

模数制:同步带主要参数是模数m(与齿轮相同),根据不同的模数数值来确定带的型号及结构参数。

在60年代该种规格制度曾应用于日、意、苏等国,后随国际交流的需要,各国同步带规格制度逐渐统一到节距制。目前仅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仍采用模数制。

周节制:即同步带的主要参数是带齿节距,按节距大小不同,相应带、轮有不同的结构尺寸。该种规格制度目前被列为国际标准。齿形带的节距大致可分为周节制、模数制和特殊节距三大类。汽车同步带和圆弧齿同步带也分别采用特定的节距。齿形带的工作面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梯形齿,近年来又发展了圆弧齿形同步带。圆弧齿形的同步带传动性能和承载能力比梯形齿好圆弧齿同步带的问世,扩大了同步带的传动范围,是同步带不但能适用于高速低扭矩的场合,也能适用于低速高扭矩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