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的数值(分光光度计计量)

海潮机械 2023-01-22 19:04 编辑:admin 60阅读

1. 分光光度计计量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许多物质的测定都采用分光光度法。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

方法简介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Lambert-Bee定律为基础。

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波长范围:

1、200~400nm的紫外光区

2、400~760nm的可见光区

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基本原理

选择吸收

物质与光作用,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有色物质的颜色是该物质与光作用产生的。即有色溶液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由于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特征结构的结构集团,存在选择吸收特性的最大实收波长,形成最大吸收峰,而产生特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的存在(定性分析),或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定量依据

朗伯一比尔(Lambert - Beer)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当一束单色光(指路由一种颜色的光)通过一均匀的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0,透射光强度为I,则I/I0为透光度,用T表示。百分透过率为 T% = (I/I0)x100%

研究表明: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即吸光度(A)(又称消光度E、或光密度D)与透光度(T)呈负对数关系,即:A = - lgT

朗伯定律:有色溶液的吸光程度(A)与其也成厚度(光程)b成正比。当溶液浓度不变时,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大,对光的吸收程度A值越大,则透光度越小。

即:A = ab

比耳定律:有色溶液的吸光程度(A)与其浓度(吸光质点数)C成正比。即当溶液的液层厚度不变时,溶液的浓度越大,对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则透光度越小。即:A = ac

将以上两式合并可用下式表示:A = -lgT=abc,即 A = abc。

上式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意义为: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均匀溶液时,溶液对单色光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 =abc 中,吸光系数a,表征吸光物质的 灵敏度。a值越大,灵敏度越高。如果浓度的单位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则吸光系数a可以写成ε ,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由上式可知,当溶液层厚度b和吸光系数a固定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单色光),进行吸光度A的测定,这是朗伯比尔定律用于定量分析的首要条件。

检测仪器

仪器分类

依据光谱区,分光光度计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如果吸光质点是原子,其仪器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组成

各种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是:光源系统、分光系统、吸收系统和检测系统。

仪器精度

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定量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标准管法

将待测溶液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A值,然后按下式求得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CT=(AT/AS)*CS

2、标准曲线法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出它们的A值,以A值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A~c工作曲线),可以求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在测定待测溶液时,操作条件应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以待测液的A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得到)该样品的相应浓度。

3、吸光系数法

当某物质溶液的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时,溶液对某波长的吸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以ε表示。ε值可通过实验测得,也可由手册中查出。例如亚铁氮二杂菲配合物的ε值 等于11000 L/cm·mol

已知某物质ε值,只要测出其A值再根据下式便可求得样品的浓度:c=A/ε。

2. 722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722波长驱动是手动 ,透射比范围是0.0-125%T

中文名

可见分光光度计722

波长驱动

手动  

透射比范围

0.0-125%T

波长范围

330-1000nm

产品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波长驱动:手动

透射比范围:0.0-125%T

波长范围:330-1000nm

吸光度范围:-0.301-1.999A

浓度显示范围:0-1999

波长准确度:±2nm

杂散光:≤0.5%T@360nm

波长重复性:1nm

稳定性:±0.003A/小时

光谱带宽:4nm

RS232通讯接口:有

透射比准确度:±0.5%T

打印机:支持

透射比重复性:0.2%T

应用软件:支持

3. 可见分光光度计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正确操作流程:

一、开机预热

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板,拿出其中用于干燥的硅胶袋。确保样品室光路无物体阻挡。再关上样品室盖板。

2、打开仪器右侧下部电源开关,仪器即进入自检程序。自检过程中不得打开样品室盖板。

3、自检结束,再按仪器面板上的“F4”键,仪器即可切换至由电脑控制。

4、启动电脑,点击软件UV Probe, 出现对话框后,点击下部的“Connect”按钮。

二、样品准备

1、样品以适当的溶剂溶解。注意:不能用氯仿!因其可导致比色皿散架!二氯甲烷亦应慎用。常用溶剂为水及醇类。

2、测样前确认比色皿是玻璃的还是石英的?因玻璃在紫外区有吸收,作紫外光谱扫描要用石英比色皿,一般其上部标上“S”或“Q”的标志。

三、样品测定

1、在软件界面选择windows按钮,下拉,选择Spectrum按钮,点击,即出现光谱测量界面。

2、将样品的溶剂分别倒入两个比色皿中,加至比色皿约2/3的高度,再盖上方形比色皿顶盖(以免溶剂挥发而影响测定结果)。手持比色皿粗糙面(毛面),用擦镜纸轻轻擦净比色皿光面。

3、将两个比色皿放入样品室的比色皿架中。其中一个为参比架,一个为样品架(默认为靠外侧的比色皿架)。

4、在Spectrum界面单击Baseline,选定波长为800~200 nm, 启动基线校正操作。

5、Baseline操作结束,选择"Go To WL",在对话框中输入500 (nm)。点击确定。

6、再点击“Autozero”,以消除两个比色皿之间的误差。

7、拿出样品架的比色皿,加入待测样品至2/3高度。

8、点击“Start”。仪器即开始扫描光谱。

9、扫描结束,右侧窗口即可出现光谱图。一般要保持吸光度在0.1~1.0之间较为合适。如果样品太浓,稀释后再重新测定。调整横轴和纵轴到合适的范围。点击光谱图可查看相关的参数,如:吸收峰等。

10、点击“File”---“Save as”可保存当前的文件。

此处只介绍紫外光谱的测定方法。其它测量(如:光度定量测量、动力学等)详见说明书。

四、关机

1、测量完毕,将比色皿从样品池中取出。

2、 点击软件下部的按钮“Disconnect”,退出软件窗口。

3、关闭仪器右下侧的电源开关。

4. 721型分光光度计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掀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10分钟。   

2.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0”时,需选用较高档。)   

3.根据所需波长转动波长选择钮。   

4.将空白液及测定液分别倒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清外壁,放入样品室内,使空白管对准光路。  

5.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使读数盘指针指向t=0处。   

6.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使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7.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净。

5. 分光光度计是测什么的

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因此可以适用这个原理、并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谱检测范围的物质都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药物分析:《国家药典》可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的药品,适用于药品检验、药物分析、制药等行业。

生命科学:DNA、蛋白质的浓度。

农牧渔:农药残留检测、作物成分检测、兽药检测、饲料检测、化肥检测、土壤成分检测、水产养殖检测等。

地质勘探:矿石中金属元素和无机盐的测定。

食品安全:添加剂、防腐剂、香料、脂肪、酶、糖类、香料、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

环境监测:水质、大气、降雨及土壤等的监测,测定其中各类污染物的含量。

6. 分光光度计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

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比色原理--比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