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艺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性能)

海潮机械 2023-01-23 11:08 编辑:admin 260阅读

1. 分光光度计性能

不是,若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最高。因此,吸收曲线是分光光度法中选择测定波长的重要依据。

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380nm的紫外光区,(2)380~78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2. 分光光度计是测什么的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

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3. 分光光度计原理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g(I/I。)=-lgT=kLc  式中 :A 为吸光度;  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 为物质的透射率;  k 为摩尔吸收系数;  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即比色皿的边长;  c 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分光光度计原理是什么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近年来,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物质的鉴定及结构分析,而且还可以用于某些物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谱技术可用于:  通过测定某种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通过测量适当波长的信号强度确定某种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物质混合存在的一种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量某一种底物消失或产物出现的量同时间的关系,追踪反应过程。  一、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只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光谱应用范围内测量物质吸收辐射线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精确测量特定波长的吸收值,而比色计则是一种较简单的测量仪器,其原理是利用虑光片来测量较宽波段(如可见光中的绿光、红光或蓝光范围)的吸收值。  光吸收法则:  溶液对光的吸收有两个基本法则: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吸收溶质的分子数目(即溶质浓度[C])呈指数相关。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透过吸收溶液的路径长度l成指数相关。  这两条法则包括在比尔-朗伯关系式中。通常以入射光(Io)和出射光(I)的光密度来表示:  ε其中ε对于吸收物质及波长是一个常数,称为吸光系数或吸收系数,[C]的单位为mol/L或g/L,l的单位为ml.这一公式非常有用,因为大多数分光光度计设计为直接测量log10(Io/I)的值(A)或消光值(E)(旧教材中可能使用以废除的术语:光密度)。对于遵循比尔-朗伯关系的物质,A与C呈线性关系。吸收值常用下标表示其波长,如A550表示550nm处的吸收值。透过溶液的光的比例称为透光率(T),可由出射光和入射光的比值求得。  吸收值(A)(absorbance)--由公式得出:  透光率(T)(transmittance)--通常以百分数表示:T=(I/Io)×(一)比色计比色计用于测定颜色明显,并且是溶液主要组分的待测物,如血液中的血红细胞,也可以在待测物之中加入一种试剂,使其形成有色产物(一种生色团),如用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定量分析某种物质要做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在测定待测样品的同时测定已知含量的物质来制成的,而不是使用比尔-朗伯关系。  光源通常为钨丝灯泡,通过一个凸透镜聚焦后产生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穿过装有溶液的玻璃样品或小池,然后透过一个有色滤光片到达光电管检测仪,检测仪产生一个同落在光电管上的光密度成正比的电势,来自于光电管的信号被放大然后传递到电流计或数字读数器。  比色计的使用:  ①接通电源使仪器稳定,使用前至少要让灯预热5min;② 选择一种同底物颜色互补的滤光器;③调零(用空白对照调零);④调整灵敏度;⑤分析样品及标准溶液;⑥由于不同比色杯的吸光特性、杯壁厚度不同,因此为了提高精确度,同一试验应用同一比色杯,且在比色槽中摆放的方位相同;⑦每次测样前清洗比色杯;⑧经常重复测定同一溶液检验比色计的可重复性;⑨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由于大多数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光的波带很宽,因而比色计既不能用于确定某种复合物,也无法分辨在混合液中吸收特性非常相近的两种物质。比色计所用光电管的变化系数为0.5%左右,因而不适合要求具有高度精确性的工作。使用这种最简单的仪器,由于仪表上对数测量刻度单位的随意性,即使是把表上的灵敏度/刻度调节到零控点,在一个仪器上获得的值不可直接同另一台仪器上测得的值相比较,同一仪器的不同设置之间也不可直接比较。比色计对于特定波长的量化工作是不合适的。  (二)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基本装置中采用高强度的钨灯作为光源,能够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调节。氘灯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测量(200~400nm);使用氘灯时要用石英杯,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分光光度计之所以优于比色计就在于使用了一个衍射光栅将光源的复色光转换为单色平行光束。实际上从这种单色一种产生的光不是某个波长的光,而是一段窄的带宽上的光,带宽是分光光度计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由于它决定了吸收测量中所用的波长--普通分光光度计的带宽为5~10nm,用于研究的仪器的带宽小于因为光栅夹缝的宽度影响着带宽,带宽随光栅夹缝的宽度的减少而降低,要获得特定波长下的精确数据,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缝宽度。然而,减少了缝宽也会减少到达监测器的光度,降低了信/噪比。缝宽可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检测/放大系统的灵敏度及稳定性于离散光的存在。  大多数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杯的光穿过路径为10nm.一次性塑料杯适合于对水和乙醇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测量。玻璃比色杯的生产要求更加严格的标准,因而在精确研究中要使用玻璃比色杯,尤其当溶液的吸收值很低时(《0.1),即使盛对照液与待测样品液的比色杯在光学性质上有稍许不同,也会导致结果偏差。玻璃和塑料会吸收UV光,因此在测波长小于300nm的吸收值时要使用石英杯。  进行测量之前,比色杯要保证干净,无划痕,外表面干燥,盛液到适当高度,并放在了比色槽中的正确位置。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可能会在玻璃/石英杯的内表面沉积,因而要用棉球沾上丙酮擦去比色杯内的沉淀或用1mol/L硝酸浸泡过夜。腐蚀性及毒性溶液必须使用有盖子的比色杯,以防止溅出,破坏仪器。  基本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管类似于比色计中所使用的光电管。许多情况下,当波长高于和低于550~600nm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光电管,这是因为它们在可见光波长内的灵敏度不同,更精彩的仪器中所使用的是具有比光电管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检测器。数字显示由于不易产生视觉错误和误读范围的错误,正逐渐代替指针读数。一些仪器可以直接给出所测定物质的浓度。  。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基本分光光度计只产生单束光。这种仪器首先用空白对照调到零吸收值,然后取出空白液,加入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收值。也有一种双束分光光度计,有单色光源产生的光束被分为两束,一束穿过待测液,另一束穿过空白液。吸收值由一个电子线路通过对比透过待测液及空白液的出射光进行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减少了由于光源输出的不稳定或检测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错误,这时由于待测液与对照液是同时进行测量的。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双束测定仪,用于记录已知波段下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如用于酶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  假如已知一种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率(通常是该物质的最大吸收值,这时灵敏度最高),这种物质纯溶液的浓度可用比尔-朗伯关系式算出。摩尔吸光系数是指物质在1mol/L的浓度下,比色杯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值。该值可以从光谱数据表中查到,也可以用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物质的吸收值来绘制一条标准曲线。这样,在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便可确定吸收值与浓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该直线的斜率即为摩尔吸光系数。  比吸光率是指物质质量溶液浓度为10g/L时,比色杯厚度为1cm时测定的吸光值。该值对于未知分子质量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的测定很有用,这种情况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以其质量表示而不用摩尔浓度表示。使用公式Log10(Io/I)=εl[C]时,比吸光率要除以10才可以得到一个以g/L为单位的浓度值。  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混合样品。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通过测量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来估算每种成分的含量,如可用此方法在核酸存在下进行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4. 分光光度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详细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测量在模式选择屏幕中选择<1.Photometric光度>选项,将显示参数配置屏幕;用GOTOWL键设定测量波长;按F2键设定进样控制;按START/STOP键时,测量开始,显示测量屏幕;如需做空白校正,应在测量前先设置空白样品,然后,按AUTO-ZERO键,将测量值置为OABS(100%);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正开机预热10分钟足矣;放入黑块和标样(没有的自己配),关闭盖子;把灯光对着黑块,把透光度调0;把灯光对标样,将吸光度调到100%;

3.参比溶液介绍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似的溶液。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须保证其不影响测试。经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须经过纯化将其除去。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开机前应先预热15分钟,然后开机自检;2.湿度要控制在75%左右,温度在5~30度之间;3.仪器要稳压电源,接地要好。并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光门不能完全关闭: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透过率“100%”旋到底了。解决方法:重新调整“100%”旋钮;仪器严重受潮:可打开光电管暗盒,用电吹风吹上一会儿使其干燥,并更换干燥剂;

5.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广泛应用于供水、环保、疾控、大气、第三方检测、化工、工业、质检、科研院校等行业,是分析试验领域中理想的质量检测仪器之一,是常规实验室的必备仪器。

  一、开机

  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开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2、转动波长旋钮,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量波长。

  3、根据测量波长,拨动光源切换杆,手动切换光源。200-339nm使用氘灯,切换杆拨至紫外区;340nm-1000nm使用卤钨灯,切换杆拨至可见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无需手动切换灯源,波长在370nm处自动切换。

  二、调零

  1、调T零

  在透视比(T)模式,将遮光体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0%”键,屏幕上显示“000.0”或“-000.0”时,调T零完成。

  2、调1**%T/OA

  先用参比(空白)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参比(空白)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1**%”键,屏幕上显示“BL”延时数秒便出现“100.0”(T模式)或“000.0”、“-000.0”(A模式)。调1**%T/OA完成。

  三、测量

  1、测量吸光度

  ①调T零。

  ②在吸光度(A)模式,调1**%T/OA。

  ③用待测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2、测量透视比

  ①调T零。

  ②在透视比(T)模式,调1**%T/OA。

  ③用待测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3、浓度测量

  ①调T零。

  ②在透视比(T)模式,调1**%T/OA。

  ③用标准浓度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标准浓度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④按下“功能键”切换至浓度(C)模式。

  ⑤按下“▲”或“▼”键,设置标准溶液浓度,并按下“确认”键。

  ⑥用待测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4、斜率测量

  ①调T零。

  ②在透视比(T)模式,调1**%T/OA。

  ③按下“功能键”切换至斜率(F)模式。

  ④按下“▲”或“▼”键,设置样品斜率。

  ⑤用待测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确认”键(此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切换至浓度(C)模式),读取测量数据。

  四、测量完毕

  1、测量完毕后,清理样品室,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倒置晾干后收起。

  2、关闭电源,盖好防尘罩,结束试验。

  五、仪器的维护

  1、为确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稳定工作,在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建议用户使用交流稳定电压。

  2、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停止工作时,应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3、每次使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样品室内是否有溶液溢出,必须随时用滤纸吸干。

  4、停止工作时,请用防尘罩罩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在罩内放置防潮剂,以免仪器积灰,玷污和受潮。

  5、清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前,应线切断电源,拔断电源线。

  6、使用沾水的软布擦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外壳,切勿用有机溶剂。

  7、经常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背部散热孔,风扇,保持通畅。

  8、钨卤素灯有使用寿命,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变暗,烧毁,必须更换。

  六、注意事项

  1、调1**%T/OA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稳定5分钟再进行测量。

  2、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

  3、比色皿应配对使用,不得混用。置入样品架时,石英比色皿上端的“Q”标记(或箭头)、玻璃比色皿上端的“G”标记方向应一致。

  4、玻璃比色皿适用范围:320nm~1100nm,石英比色皿适用范围:200nm~11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