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位齿轮齿根高(变位齿轮齿顶高)

海潮机械 2023-01-30 05:54 编辑:admin 66阅读

1. 变位齿轮齿根高

抛开齿厚说这些什么系数是没有意义的, 当刀具一般刀具设计的齿全高大于齿轮的齿全高,有顶隙 刀具齿顶高等于齿轮的齿根高, 刀具的齿根高肯定大于齿轮的齿顶高,不然刀具会切掉齿轮的外径(外齿轮) 如果都是0变位齿轮,不同的齿轮齿顶高是需要不同的刀具, 如果变位系数不为0,Δs=Δx*m*tan(α),Δx这个系数是可以提现到齿顶高系数上的,其实就是刀具要在径向多进或多退一点距离,所以不同齿顶高的齿轮有可能使用一把刀具加工, 同样,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在刀具顶隙范围内,也可以考虑代用。不能太小,有加工,制造,装夹误差。

2. 变位齿轮齿顶高

若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为x,则其齿顶高系数hax*=ha*x=X,顶隙系数cx*=c*x=0.25x

3. 变位齿轮齿根高系数

内齿式:m(Z-2)+2mx 外齿式:m(Z+2)+2mx 如内齿式m=10,z=88,x=+0.5,a=20°则齿顶圆10(88-2)+2*10*0.5=870变位系数是0则为860 齿根圆=齿顶圆+4.5m=870+45=915 如内齿式m=10,z=88,x=-0.5,a=20°则齿顶圆10(88-2)+2*10*(-0.5)=890变位系数是0则为900 齿根圆=齿顶圆-4.5m==890-45=845 以上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4. 变位齿轮齿根高为什么会减少

要根据模数大小定,模数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M=P/π,P=S(齿厚)+E(齿槽宽),这样M大p大,但是你不能说只让E增大,S不变或者什么的,这样齿轮啮合的时候会出现问题,SE两者是同时增大的。“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齿轮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

5. 变位齿轮齿根高等于什么

加工正变位齿轮时,齿轮刀具要远离齿轮,齿根圆“自然”会变大;为了保证齿轮的全齿高,齿顶圆也要变大才行

6. 变位齿轮齿根高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 d d = mz

齿厚 s s = m(π/2 + 2xtgα)

啮合角 α' invα'= invα+2tgα(x1+x2)/(z1+z2) 或cosα'=a/a'cosα

节圆直径 d' d'= dcosα/cosα'

中心距变动系数 y

齿高变动系数 σ σ= x1+x2-y

齿顶高 ha ha=(ha*+x-σ)m

齿根高 hf hf=(ha*+c*-x)m

齿全高 h h=(2ha*+c*-σ)m

齿顶圆直径 da da=d+2ha

齿根圆直径 df df=d-2hf

中心距 a' a'=(d1'+d2')/2

公法线长度 Wk Wk = mcosα[(k-0.5)π+ zinvα]+2xmsinα

分度圆齿厚、齿槽宽和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s = m(π/2 + 2xtgα)

e = m(π/2 –2xtgα)

Wk = mcosα[(k-0.5)π+ zinvα]+2xmsinα

k=αmz/1800+0.5

αm-----半径为rm=r+xm的圆周上的压力角。

啮合角α'与总变位系数x1+x2的关系

invα'=2tgα(x1+x2)/(z1+z2) + invα

高变位齿轮传动又称变位零传动,其特点是两轮的变位系数x1+x2=0。因此,高变位齿轮传动的啮合角α′等于标准齿轮压力角α,即α′=α;节圆与分度圆重合,即r′=r;中心距a′等于标准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即a′=a。

但由于变位齿轮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高变位齿轮传动可用于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而又需要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和减小磨损的场合。

角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是x1+x2≠0,故α′≠α,r′≠r,a′≠a。 与标准齿轮传动相比,其啮合角发生了变化。当x1+x2>0 时,称为正传动,此时α′>α,r′>r,a′>a。采用正传动可以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改善轮齿的磨损,凑配中心距,但重合度有所减小。

当x1+x2<0 时,称为负传动,此时α′<α,r′<r,a′<a。采用负传动除重合度有所增大外,轮齿弯曲强度降低,磨损加剧。因此,除凑配中心距外,尽量不采用负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