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回转窑(回转窑密封圈)

海潮机械 2023-01-19 05:22 编辑:admin 202阅读

1. 回转窑密封圈

方法如下

使用材质为氟胶的旋转轴唇型密封圈。

如果用O型密封圈,最好能给密封圈增加一个弹性的压力,让它能保持密封面的接触,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不如用骨架密封,更好的用机械密封。旋转的一般都要轴承吧,轴承要有个轴承盖压紧,密封圈就装在轴承压盖上得了。

按照对被封材料及密封程度的不同,密封方式很多:最普通的采用橡胶材料密封、盘根密封圈、机械密封圈、迷宫密封圈。

2. 回转窑密封材料

回转窑密封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是负压的可以采用柔性密封装置,如回转窑密封专家张椿琪双柔式柔性窑头窑尾密封,自带润滑式窑尾密封,高温耐磨型窑头密封。

如果回转窑炉是正压,可以采用回转窑密封专家张椿琪正压密封器。能达到气体密封零泄露。

3. 回转窑密封圈更换流程

1.首先按住密封圈的上部,另一只手拉住密封圈的下部,并且轻轻拉出。

2.将分离出来的密封圈,用流动的水仔细的清洗干净后,用干抹布擦拭干净。

3.安装清洗过后的密封圈之前,需要确认一下保温座板上是否有异物,并擦拭干净将异物擦拭干净,开始安装密封圈。

4.首先装配上下左右四个点,然后装配上其余部分,从外围开始安装,用手指顺着密封环的形状,将密封圈捋平整,确认是否装配到位。

5.密封圈更换完成后,关上电饭煲,并将开盖旋转到关闭的状态到此,密封圈就更换完毕了。

 

4. 回转窑密封圈的作用

k型圈的密封原理是K型动力密封主要由副叶轮(或副叶片)与停车密封(K形密封圈)组成。工作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阻止液体向外泄漏,此时,停车密封不起作用。

K形密封圈的唇口因负压而松开,与轴套产生一定间隙,减小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停机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停止旋转,密封腔由负压转为正压,停车密封开始工作,K形密封圈的唇口在压力作用下紧紧包住轴套,从而达到密封目的。

若允许冷却水渗入介质内,可选用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即可添加外冷却水装置,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5. 回转窑密封圈结构

1、割掉回转窑内的钢密封圈,并重新制作,令空气预热器在冷态运转时出现的飘偏量尽可能的小一些。

2、对回转窑内的径向密封设备做稍许的改装,令其特性更加突出,且密封片和扇形板的接触点可以呈一定的夹角,在热态运转情况下,运用钢板所具备的弹性来满足密封片和扇形板的接触。经改装后的径向密封片,其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已经可以达到小于20%的效果,简单能够维持锅炉的稳定运转,但是如果出现裂痕就必须尽快做出调整,甚至是再次进行改造。

3、将回转窑内的径向密封片改造为不锈钢板。这正好可以利用不锈钢较好的韧性以及弹性来弥补径向密封所存在的检修周期短和工作量大的弊端河南宏科重工回转窑专业解答,谢谢!

6. 回转窑密封窑头窑尾密封

水泥回转窑的窑皮是由熟料或粉尘自液相或半液相变成固体形成的,是水泥回转窑的主要组成结构,在水泥的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泥回转窑窑皮的脱落,将会大大降低水泥回转窑设备的整体性能。

1.水泥回转窑失去窑皮的保护后,当回转窑热负荷过高,热面层基质就会在高温下熔化并向冷面层方向迁移,使的砖衬冷面层致密化,热面层则疏松多孔,从而使水泥回转窑不耐磨刷、冲击、震动和热疲劳,易于损坏。

2.在水泥回转窑中无窑皮保护的砖带,当窑内热工制度不稳时,易产生还原火焰或存在不完全燃烧,使水泥回转窑窑气中还原与氧化气氛的交替变化,使收缩与膨胀的体积效应反复发生,而使砖内产生孔洞、结构弱化、强度下降,砖也会产生化学疲劳。

3.当窑运转不正常或窑皮不稳定时,碱性砖易受热震而损坏。窑皮的突然垮落,致使砖面温度瞬间骤增,而使砖内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同时窑皮掉落时带走处于热面层的碎砖片,使砖不断损坏。

因此,在水泥回转窑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回转窑窑皮的保护,这样将会延长水泥回转窑的正常使用寿命。

知识拓展:

水泥回转窑挂窑皮:回转窑是水泥生产的主机设备。水泥回转窑是一个倾斜的、通过若干轮带放置在若干对托轮上的旋转的筒体,其内壁上镶嵌有耐火砖。生料粉从窑尾筒体高端的下料管喂入窑筒体内 ,由于窑筒体的倾斜和缓缓地回转,使物料产生一个即沿着圆周方向翻滚,又沿着轴向从高温向低端移动的复合运动,生料在窑内通过预热,分解,烧成等工艺过程,烧成水泥熟料后从窑筒体的底端卸出,进入冷却机。燃料从窑头喷入,在窑内进行燃烧,发出的热量加热生料,使生料煅烧成为熟料,在与物料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由窑进料端进入窑系统,最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回转窑主要由窑筒体、传动装置、支撑装置、挡轮装置、窑头密封装置、窑尾密封装置、窑头罩等组成。水泥回转窑的筒体是钢板制成的圆筒,为保护回转窑的筒体,在其内侧镶砌了一层耐火砖作为窑衬。

回转窑是一个集燃料燃烧、热交换、高温化学反应和输送物料气流为一体的设备,由于窑内气体温度比物料温度他要高得多,在容器内经常保持着1450℃以上的高温,窑每转一圈,窑衬表面受到周期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幅度为150-250℃,在窑衬10-20mm表层范围内产生热应力;窑衬还承受由于旋转而产生的砖砌体交替变化的轴向和径向的机械应力,以及煅烧物料的冲刷磨损;由于同时产生的硅酸盐熔体对耐火材料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会引起耐火材料的脱落,使窑体表面温度过高或“红窑”。

耐火砖的耐火度和厚度是有限的,经受不了长时间高温的侵袭和物料化学反应的腐蚀,为延长耐火砖的使用寿命,于是在其表面再加上一层坚固的保护层,也就是挂上一层熟料,看火工把它称作“窑皮”。

挂窑皮的目的就是在于延长火砖的使用寿命,使回转窑筒体不受损伤,并可减少热量向外散失,提高热效率。其具体作用如下:

1.保护耐火砖,使耐火砖不直接受高温及化学侵蚀。

2.储存热能,减小窑壳向周围的热损失,提高旋窑的热效率。

3.充分传热介质,在窑皮暴露于空气中,与高温的空气接触时,通过辐射或者是对流的方式吸收热量,当窑皮在下部与料接触时,以传导的方式传热给生料。

4.窑皮的表面粗糙,它可以降低粉料流动速度,延长料在窑内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