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没磁(伺服电机激磁异常)

海潮机械 2023-01-23 04:10 编辑:admin 296阅读

1. 伺服电机激磁异常

  第一,电机上电,机械振荡(加/减速时)引发此类故障的常见原因有:①脉冲编码器出现故障。此时应检查伺服系统是否稳定,电路板维修检测电流是否稳定,同时,速度检测单元反馈线端子上的电压是否在某几点电压下降,如有下降表明脉冲编码器不良,更换编码器;②脉冲编码器十字联轴节可能损坏,导致轴转速与检测到的速度不同步,更换联轴节;③测速发电机出现故障。修复,更换测速机。维修实践中,测速机电刷磨损、卡阻故障较多,此时应拆下测速机的电刷,用纲砂纸打磨几下,同时清扫换向器的污垢,再重新装好。

  第二.电机上电,机械运动异常快速(飞车)出现这种伺服整机系统故障,应在检查位置控制单元和速度控制单元的同时,还应检查:①脉冲编码器接线是否错误;②脉冲编码器联轴节是否损坏;③检查测速发电机端子是否接反和励磁信号线是否接错。一般这类现象应由专业的电路板维修技术人员处理,负责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 伺服电机失磁

原因如下

1、有条件尽可能断开电机和负载联轴器,然后用手盘动一下电机轴看看有没有卡滞的问题,先排除电机内部有没有碰壳或者轴承没有油干磨。如果是放了很长时间的设备,需要检查有没有氧化生锈腐蚀存在。

2、如果是新装配的电机和负载,需要检查是否装配过充中,存在某个方向歪了,比如水平没有对齐,同心不对位等情况,或者转子和转子过紧过松了造成。

3、如果电机有驱动器之类的,检查驱动器的历史报警记录,看看是什么报警内容,对症下药能比较准确及时处理。

4、新装的系统,也要重新考虑是否电机规格选小了,运行一阵子了产生过载问题,可以在下次启动之后测量一下负载电流,看看是否超过了额定电机电流,不排除小马拉大车引起的堵转发生,如果是,需要更换大功率的电机。

5、从主回路来看,可能会有短路,缺相,过流过载,电机控制设计时候,都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而添加了对应的保护功能,可以先用万用表在断电时候,测量三相电机的阻值是否平衡合理,用摇表测量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一般都要有5兆欧以上才是正常的。如果电机本身三相不平衡,或者对地绝缘不好了,当然需要修理的。另外过载,缺相,过热,过流等保护器件是否选型合适,参数是否没有匹配好等,都要仔细检查。

6、如果是直流电机,需要检查是否碳刷整流子之类的严重磨损引起的过流过载。如果是永磁电机,不排除是失磁了引起的过流过载报警造成。

7、如果有变频器,伺服驱动器之类的,可能是驱动器,编码器等问题引起的,这种需要查故障代码,如果查不到,只能找一台新的同样机型装上对比测试。

8、控制回路上,就比较复杂了,如果是继电器控制电路,可能是继电器线圈用久了,发热后吸合能力不足造成,或者是触点接触不良时间长了阻值变大造成误动作,这种情况需要更换对应的自保或者互锁继电器。如果是PLC或者数控系统,不排除是软件问题,比如逻辑上的错误,或者是外边的连锁开关误动作造成,这些需要根据电路图来判断和找问题。

9、电源电压波动也可能会造成电机瞬间停止工作,电压击穿了电机,这种情况比较少,但是也见过,而电压波动厉害对控制系统影响比较常见的,这样会直接造成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让电机停止工作。

3. 伺服电机激磁异常怎么处理

原因

1、伺服电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在中、小型电机中,气隙一般为0.2mm~1.5mm。气隙大时,要求励磁电流大,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因数;气隙太小,转子有可能发生摩擦或碰撞。

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很容易使电机发热甚至烧毁。如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给端盖镶套。

2、伺服电机的不正常振动或噪音容易引起电机的发热:这种情况属于伺服电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紧固件松动或电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造成的,也可能是机械端传递过来,应针对具体情况排除。

3、轴承工作不正常,必定造成伺服电机发热:可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4、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伺服电机会过度发热:过高电压会危及电机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过载会影响电机的寿命。

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机发热,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嗡嗡”声,时间长了会损坏绕组。

5、绕组短路,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和绕组断路:绕组中相邻两条导线之间的绝缘损坏后,使两导体相碰,称为绕组短路。发生在同一绕组中的绕组短路称为匝间短路。发生在两相绕组之间的绕组短路称为相间短路。

不论是那一种,都会使某一相或两相电流增加,引起局部发热,使绝缘老化损坏电机。绕组断路是指伺服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绕组碰断或烧断造成的故障。不论是绕组短路或断路都可能引起电机发热甚至烧毁。因此,发生这种情况后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4. 伺服电机爆磁怎么维修

伺服电机磁编是用电信号传输而光编是用光信号传输

5. 伺服电机脉冲干扰

正常运行好几年的设备突然发现轻微跑位,更换线路,确认连接机构状态,更换伺服控制器都没有效果,增加屏蔽环也没有用,最后发现问题是伺服控制器的电压输入不够,只有21.3V,升压至23v也没有效果,继续升压至23.5V后发现跑位就解决了

6. 伺服电机震荡检测异常

可能导致伺服电机震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气部分原因:电磁故障 表现:交流伺服电机定子接线错误、绕线,转子绕组、断条、铁心变形、气隙不均等而导致。 2.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不平衡 解决办法:建议调整转子平衡。若有大型传动轮、耦合器等,应先与转子分开单独调整平衡。 3.机械部分原因 (1)与伺服电机相联的齿轮或联轴器故障。 表现:齿轮咬合不良、磨损严重,润滑不佳,联轴器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或磨损严重等。 (2)伺服电机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 表现:汽轮发电机的汽轮机振动,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伺服电机振动。 (3)伺服电机本身缺陷或安装错误。 表现: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伺服电机刚度不够、伺服电机固定不牢等。

7. 伺服电机激磁异常原因

四种原因

1、电机不正常振动或噪音

这是引起电机发热的一种原因。

由于电机的转子动平衡有问题,电机本身会引起振动,电机的轴承不良、转轴弯曲,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紧固件松动或电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造成,也会造成振动而发热。

有些振动可能是机械端传递过来的,在排除故障时,要从多方面来排查与分析,以确定导致电机发热的具体原因。

2、轴承工作不正常

当电机的轴承工作正常时,易造成电机发热的问题。轴承工作是否正常,有经验的电工会凭听觉及温度高低来判断。

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或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如果能听到冲击声,则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若听到咝咝声,则说明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电机为什么发热,电机发热的四种原因

3、电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太小

当电机的电子与转子间的气隙太小时,会导致定、转子间相碰,引起电机发热。

在中、小型电机中,气隙一般为0.2mm~1.5mm。气隙大时,要求励磁电流大,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因数;气隙太小,转子有可能发生摩擦或碰撞。

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很容易使电机发热甚至烧毁。

如果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给端盖镶套。

4、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

当电机在运行中,有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的问题时,会导致电机过度发热。

过高电压会危及电机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过载会影响电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