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式定氮仪校准规范(凯氏定氮仪校准规范)

海潮机械 2023-01-18 04:14 编辑:admin 116阅读

1. 凯氏定氮仪校准规范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2. 凯氏定氮仪国家标准

你可以用硫酸铵来标定含氮量是否与你测量值一致.如果仍偏高说明你在滴定终点对颜色判定有误差,如果测定一致可能是你的试验用水或氢氧化钠里含氮不纯导致.

3. 凯氏定氮仪检定方法

(V1-V2)*C*0.0140*6.25/m 其中V1是滴定时消耗盐酸的量(毫升),V2是空白实验所消耗的盐酸量(毫升),C是盐酸标准液浓度(摩尔/升),m是样品质量(克),6.25为氮换算为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4. 凯氏定氮仪校准规程

凯氏定氮仪优点

对于所有样品的测定都适用是凯氏定氮法的优点。能够在测定动、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以及食品、土壤等成分复杂的蛋白质的含量时被使用。特别是样品溶液浑浊,用其他方法不能测定,可靠的结果能够通过采用凯氏法获得。

凯氏定氮仪缺点

1、和理论含氮量相比,含碱性氨基酸、酰胺和小分子量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偏多的蛋白质含氮量明显非常高,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有着相当繁琐的操作过程,要求操作者具有很高的技术熟练度,实验室空气中氨含量会对其产生影响。

3、测定值会由于样品中的非蛋白氮而偏高,所以,在测定前需要先将与样品共存的非蛋白氮去除。

5. 凯氏定氮仪检定规程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6. 凯氏定氮仪参数设置

凯氏测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7. 凯氏定氮检定规程

1、酸路的清洗:

  (1)将装满蒸馏水的清洗桶替代酸桶,盖子拧紧,不需拔任何管路。

  (2)打开电源开关,设置加酸20秒,加碱0秒,蒸馏0分,按“启动”开关,仪器结束,酸路清洗完毕。

  2、碱路的清洗:

  (1)将装满蒸馏水的清洗桶替代碱桶,盖子拧紧,不需拔任何管路。

  (2)打开电源开关,设置加碱20秒,加酸0秒,蒸馏0分,按“启动”开关,仪器结束,碱路清洗完毕。

  3、蒸馏杯的清洗:

  (1)把蒸馏水残液夹子打开,使得残液排尽,再夹紧夹子。

  (2)用20%的冰醋酸注清洗桶中,再去代替蒸馏水桶,盖好盖子,管路不需拔。

  (3)打开电源开关,设置加碱0,加酸0,蒸馏6分钟,按“启动”键,开始清洗,。反复几次,直到清洗干净,关掉电源。

  (4)把蒸馏水残液口的夹子打开,让酸液排尽,并夹紧夹子。

  (5)取下装有酸液的清洗桶,换上蒸馏水桶,盖紧盖子,再按“启动”开关,(设置加碱0,加酸0,蒸馏6分钟)进行蒸馏,待蒸馏结束,关掉电源,打开夹子放掉残液,再夹紧夹子,打开电源开关,反复操作几次蒸馏工作,直到蒸馏杯酸液及污垢排净。

8. 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

如果是标准品直接上机,加碱液以后是不会变色的。如果样品消解后上机,过量添加碱液,应该会变成棕色,氮就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