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基础施工(回转窑安装工艺流程)

海潮机械 2023-01-25 17:40 编辑:admin 280阅读

1. 回转窑安装工艺流程

a、首先将起始氨水置于配氨罐中,并加入除盐水,将氨水配置成浓度为1~5%的氨水;

b、将步骤a配置的浓度为1~5%的氨水利用氨水蒸发器制备成氨蒸汽;

c、通过安装在回转窑窑炉尾部的雾化喷枪将步骤b得到的氨蒸气送入回转窑内,与回转窑产生的烟气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氨气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达标排放。

根据上述的治理回转窑尾气氮氧化物的方法,步骤a中起始氨水的浓度为15~20%。

根据上述的治理回转窑尾气氮氧化物的方法,步骤c中所述雾化喷枪与回转窑轴线方向呈30~60度角。

根据上述的治理回转窑尾气氮氧化物的方法,步骤c中氨蒸气通入回转窑时控制压力为0.4~0.6mpa。

根据上述的治理回转窑尾气氮氧化物的方法,步骤c中所述烟气是指回转窑产生的烟气,温度在750~1000℃,粉尘含量为55~65g/m3。

2.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

回转窑筒体内的温度要数烧成带较高,气流的最高温度可达2100℃,煅烧的熟料温度在1350℃~1650℃之间。有着良好的窑皮保护的火砖层表面温度在600℃~700℃之间、当窑皮脱落的时候,耐火砖层的内表面温度可达1300℃~1400℃,当好的耐火砖层厚度为200mm时,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的耐火砖导热系数也就不同。

随着窑衬使用的时间延长,耐火砖层的内表面会磨蚀损坏,使其减薄,对窑筒体表面温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当采用40mm厚耐火泥和垫以3mm厚陶瓷纤维毡砌筑火砖时,对窑筒体外表面温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回转窑设备的安装现场

窑筒体表面温度的不同,不仅能反映出不同品种窑衬的性能,窑衬损伤和砌筑方式等情况,还能反应出窑皮的状态。因此,现在设置的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扫描检测仪检测的都是窑筒体表面温度,对于保证回转窑的优质、高产、安全、稳定长期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避免过多的紧急停窑,将回转窑窑体外表面温度设定为400℃,国内外的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检测仪都是这样设定控制的。也就是说,在运行中的回转窑设备,其窑体表面温度只要不超过400℃就不需要紧急停窑,凡是要注意的是红外线测温仪测定的是窑筒体外表面的温度,与耐火砖接触的内表面温度一般要高5~10℃左右。窑筒体里外表面温差大小与耐火砖的品种有关,即使用导热系数越大的火砖,筒体内表面的温度越高,则筒体外表面的温差越大。为了生产安全期间,可以将窑体表面的操作温度控制在370℃以内,一旦超过370℃就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防“红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回转窑安装工艺流程图

1.回转窑内衬耐火材料施工要求:

(1)回转窑耐火砖衬施工要求:

回转窑内衬耐火砖采用干法与湿法的方式进行砌筑。

回转窑耐火砖/浇注料砌筑流程与要求,耐火材料施工篇~

1)拉线要求:

依据窑体纵向中心线,分别在窑筒体内拉出至少8条窑体纵向中心线的平行线,并拉出每隔4米一段的垂直与中心线的横向辅助线。

2)砌筑要求:

a.砌第一列砖时,先在筒体上标记出纵向线,以筒体窑壳为砌筑导面进行砌筑。依据第一列砌体为基准开始继续砌筑,当纵向砌至2~3米后,也可加入砌砖机继续施工,然后进行周圈砌筑并锁砖。当衬体还剩有6~7块砖时,开始对锁砖位置进行预砌干摆并确认,在最后的2~3列砖衬外进行锁砖,锁砖处的2~3列要同步砌筑,从侧面楔入锁砖,如最后一块砖不能从侧面嵌入时,使用插缝砖从上面楔入,在其底面与侧面使用耐火砂浆填充密实并找平,最后在附近几块砖缝内嵌入铁板,使其牢固。

b.砌筑时应保护好耐火砖,找平时使用橡皮锤或垫着木板,避免操作失误造成耐火砖表面或边角的损坏。

3)错缝砌筑,砌体纵向缝应依据窑体纵向中心平行线留设,每米允许误差不大于3mm,在同一砌筑段全长内,每十米允许误差不大于20mm。

(2)回转窑浇注料衬施工要求:

1)清扫干净窑口筒体的施工面。

2)分段开始焊接锚固件。

3)锚固件焊接完毕且锚固件上的铁锈及灰尘清扫干净后,涂上一层一定厚度的沥青漆,留作膨胀缝使用。

4)浇注料施工应在窑体圆弧上分段进行。

5)可使用一定厚度的钢模具或木模具,模具应紧密加固,不得出现凹凸,且模具上要涂一层油。

6)耐火浇注料浇筑过程中,应一边浇注一边使用振动棒密实振捣。

7)每次浇注完成后,都需养护至少48小时再将模具拆除。

2.回转窑窑头罩、冷却机砌筑要求:

(1)砌筑前的准备:

根据设计施工要求,将各模板加工准备妥当。

1)准备好浇筑时入孔浇注料衬所用的模板。

2)准备好浇筑观察孔浇注料衬所用模板。

3)准备好浇筑燃烧器孔浇注料衬所用的模板。

4)顶部浇注料施工时,应先在顶盖上开好孔,开孔位置及尺寸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无规定时,一般孔径可在φ120~φ150mm,间距可在600~800mm。

5)准备好砌砖、加工砖、凿、钻等设备工具。

6)准备好脱模剂,如黄油、石墨粉等。

7)准备好盛泥浆用的耐火泥箱。

(2)窑头罩、冷却机浇注料衬施工要求:

1)耐火浇注料进入施工场地前,应严格检查其质量数量,合格后,有序存放在施工场地中,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浇注料搅拌时应先干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再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浇注料的加水量可直接影响其施工质量。

2)浇筑施工前应先将施工区域的壳体表面清扫干净。

3)开始按施工图纸要求焊锚固件,焊接完成后清除锚固件上的铁锈并涂上一定厚度的沥青漆。

4)准备好各模具模板。

5)耐火浇注料浇筑过程中,应一边浇注一边使用振动棒密实振捣。

6)每次浇注完成后,都需养护至少48小时再将模具拆除。

(3)窑头罩、冷却机耐火砖衬的砌筑要求:

1)耐火砖进场前,严格检查其质量数量,合格后有序进场并妥当保存。砌砖时可用高温耐火泥浆,材质应与耐火砖材质相匹配,砖缝一般在2mm左右,隔热层敷设硅酸钙保温板,应与窑壳应紧密贴合。

2)直墙砌筑一般使用错缝方法进行,拱顶则使用直通缝砌筑。

3)拱顶与窑头罩前墙门应使用拱台架辅助砌筑,拱台面宽度可为拱砖宽度的1~2倍。

4)应先砌直墙拱脚砖,然后架起拱台架,开始砌前墙门拱。砌筑顺序应从两端侧开始向中间砌筑,封顶砖要楔入严密牢固,封顶砖不得使用加工砖,加工砖应距离封顶处3~4块砖。

5)最后一排拱砌筑时,开始不使用拱台架,可一边砌筑,一边支设支承以免砌体砖掉落。

(4)窑头罩、冷却机硅酸钙保温板的铺设要求:

硅酸钙保温板在平面部份,可直接使用大块进行铺设,圆弧面可加工成小条的再行铺设,在硅酸钙保温板敷设一定厚度的高温耐火胶泥,将其紧密的贴合在壳体壳之上。

当工作衬为耐火浇注料时,为避免硅酸钙保温板吸取浇注料中的水分,从而影响浇注料的强度,应在硅酸钙保温板与浇注料接触部位涂抹一层防水材料,如沥青或防水剂等。硅酸钙保温板比较容易损坏,使用放置时务必轻拿轻放,加工时,使用钢锯、木锯等小心操作。

4. 回转窑工艺流程图

一、永先机械针对回转窑停窑降温操作:

1、停窑超过8小时的长期停窑,为保证窑内剩余球团的质量,适当调节煤气量和给风量。链蓖机排空料后停止煤气,在排料过程中,随着窑内物料减少,适当降低窑速。

2、临时停窑,时间≤ 5分钟,停止喷煤气,停窑5-10分钟,窑降温至1000℃停窑,每10分钟转1/3圈。停窑后采取超过5小时,自然降温。

二、永先机械针对回转窑保温操作:

1、当回转窑发生故障不能运行时,窑内不能喷煤气保温,当窑内温度降至800℃以下时,引凤量逐步减小或停风,打开窑尾放散。

2、其他设备故障停机需回转窑连续运转时,引风量控制在平常1/4度,并喷煤气保温,在保温过程中,窑尾热电偶≤800℃。

3、保温过程中,窑中最高温度800℃以下,窑速降至最低,进行自然保温。

4、故障处理完后,回转窑恢复正常生产时,如窑内温度>900℃,可直接喷煤气、煤粉达到生产条件,如窑内温度低,可采用明火点火,逐渐升温,恢复生产。

三、上海永先回转窑停火操作

1、根据生产需停止向回转窑内喷煤气、煤粉时,先关闭烧咀阀门,待熄火后,关闭窑前煤气、煤粉闸阀,同时关闭送风蝶阀和送风调节阀,停鼓风机。

2、煤气防护人员关闭煤气闸阀后眼睛阀。

3、开回转窑煤气支管末端放散阀,从眼镜阀后通氮气处理支管内残余煤气,并在末端检测CO含量小于24PPM且防暴测定合格后停止氮气吹扫,关闭末端放散阀。回转窑停火结束。

四 、回转窑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1、结圈: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

⑴、精矿粉品位低,SiO2高,在有FeO存在的情况下,容易生成硅点酸盐矿物。

⑵、生球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

⑶、链蓖机干球焙烧强度低,入窑后再次产生粉末。

⑷、操作不当,回转窑温度控制过高,造成局部高温。

⑸、高温状态下停窑。

2、防止结圈的措施

⑴、严格控制原料成分,必须达到技术要求

⑵、提高生球强度

⑶、控制被烧质量,入窑抗压强度控制在800N/个球以上,杜绝粉末入窑。

⑷、严格控制窑温,不造成局部长时间高温。

⑸、严禁高温停窑。

3、结圈处理:

⑴、冷却处理:采用风镐、钎子、大锤等工具,手工除圈的人工法。

⑵、烧圈:

A 、冷却及热烧交替烧法,首先减少或停止入窑料加煤气和风量,提高结圈处温度,再停止喷煤气,降低结圈处温度,这样反复处理使圈受冷热交替相互作用,造成开裂脱落。

B 、 冷烧:在正常生产时,在结圈部位造成温度气氛,使其自行脱落。

4、 结块:

⑴ 、 结块原因 :主要在局部温度出粉状物料形成的低熔点化合物为粘结剂,使球与球粘结在一起形成块体。

⑵、防止方法:提高生球和链蓖机上干球质量,稳定热工制度,防止局部出现高温。

⑶、处理方法:发现固定筛上有大块及时打碎或扒出,防止堵塞。

5 、紧急停电:

发生意外停电时,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措施。

⑴、停电后,先停止向窑内送煤气,立即回报值班长、调度、启用备用电源(必须在十分钟内用辅助设备使回转窑慢转)。

⑵、立即组织打开备用水源向环冷机和链蓖机供冷却水

⑶、打开窑尾放散。

5. 回转窑工艺流程说明

回转窑找正问题细节是回转窑投入前必须准备的工作。在找正过程中需要很多细节,叫我们如何找正,矿山专家根据实践经验介绍回转窑找正的过程。找正过程大致分为精找正和粗找正。 从回转窑齿圈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后,按先径向后轴向的顺序对齿圈进行粗找正。轴向找正是以齿圈轴向安装中心线为基准,分别调整齿圈两侧的12对位丝,使其误差控制在5mm之内。粗找正达到要求后,还需制作一套能同时固定4块百分表的测量支架立安装,不得摇床与脚手架及测量平台相关,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用于精找正时测量齿圈两侧端面跳动量和沿齿宽方向的径向跳动量。然后将Ⅲ、Ⅳ档挡轮恢复到位,以防止盘窑时窑体下行而使大齿圈随筒体盘窑时发生轴向移动。然后,盘动窑体(盘窑时要平稳,不能产生振动)进行精找正,依照粗找正时的调整顺序及方法反复调整、测量,最终调整数值控制指标为径向跳动值 1.5mm,端面跳动值 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