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各带示意图(回转窑简图)

海潮机械 2023-01-31 10:49 编辑:admin 223阅读

1. 回转窑简图

回转窑炉和竖窑的差异主要是从生产成品的质量、构造层面看来。一般回转窑炉生产的石灰粉质量不错,且可锻烧粒度分布较小的白云石;而竖窑生产的石灰粉质量略低回转窑炉。

竖窑能够应用发热量较低的然料,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冶金工业加工厂所产生的二次能源,占地面积小,项目投资低,热耗、能耗都低,商品质量也可以达到生产规定。从引入的竖窑看来,其商品质量已达到冶金工业生产的规定。但竖窑一般构造较为复杂,操作规定比回转窑炉高。

从技术性和生产操作而言,回转窑更加完善,结构比较简单,经营费用少,操作职工少且易于操纵,成品的质量也高。

2. 回转窑设备工艺图

回转窑煅烧的工艺流程是:原料进入生料仓后,经充气均化后的生料喂入预热器,回转窑内的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到达旋风筒后进入分析炉内进行分解煅烧,之后在五级旋风筒煤进行料气分离,物料进入回转窑内接着煅烧,回转窑窑头收的粉尘与出篦冷机的熟料回合,经衬板输送机送入三个熟料库,冷却剂高温的地方热风经部分的摇头罩在窑内的部分作为二次风,进入分解炉的部分作为三次风,冷却机中温段热风入煤磨烘干原煤,剩余的其他经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中,对于废气,封过高温风机抽吸,再加上增湿降温后将作为原料系统的烘干热源或经窑尾除尘排出。

3. 回转窑工作原理图

煤粉燃烧速度太快。煤的挥发分大,细底细,煤粉燃烧速度过快,如果此时送煤粉的风速不够大,煤粉就会在燃烧器内燃烧,造成燃烧器烧红、火嘴结焦、爆燃等现象。

采取提高转速、提高回转窑尾部温度、人工大焦、厌氧燃烧等手段。

如果窑内已经出现较严重的结焦,可适当降低转窑燃烧温度,待低熔点盐顺利焚烧进入出渣系后,再将窑内温度调整到正常运行温(熔焦)。

4. 回转窑示意图

回转窑:工艺技术成熟, 生产流程简单, 固体废料可以直接进回转窑, 还原后的产物破碎磁选分离后直接还原铁入炉 , 细粉返烧结。

回转炉: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投资高。从粉料料仓、强混、压球( 或造球) 、烘干、转底炉还原、产品冷却、烟气除尘和次氧化锌收集、余热锅炉、助燃风预热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 占地比较大,

5. 回转窑简图cad

回转窑筒体内的温度要数烧成带较高,气流的最高温度可达2100℃,煅烧的熟料温度在1350℃~1650℃之间。有着良好的窑皮保护的火砖层表面温度在600℃~700℃之间、当窑皮脱落的时候,耐火砖层的内表面温度可达1300℃~1400℃,当好的耐火砖层厚度为200mm时,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的耐火砖导热系数也就不同。

随着窑衬使用的时间延长,耐火砖层的内表面会磨蚀损坏,使其减薄,对窑筒体表面温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当采用40mm厚耐火泥和垫以3mm厚陶瓷纤维毡砌筑火砖时,对窑筒体外表面温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回转窑设备的安装现场

窑筒体表面温度的不同,不仅能反映出不同品种窑衬的性能,窑衬损伤和砌筑方式等情况,还能反应出窑皮的状态。因此,现在设置的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扫描检测仪检测的都是窑筒体表面温度,对于保证回转窑的优质、高产、安全、稳定长期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避免过多的紧急停窑,将回转窑窑体外表面温度设定为400℃,国内外的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检测仪都是这样设定控制的。也就是说,在运行中的回转窑设备,其窑体表面温度只要不超过400℃就不需要紧急停窑,凡是要注意的是红外线测温仪测定的是窑筒体外表面的温度,与耐火砖接触的内表面温度一般要高5~10℃左右。窑筒体里外表面温差大小与耐火砖的品种有关,即使用导热系数越大的火砖,筒体内表面的温度越高,则筒体外表面的温差越大。为了生产安全期间,可以将窑体表面的操作温度控制在370℃以内,一旦超过370℃就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防“红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回转窑平面图

1、回转窑筒体更换方法把旧筒体的切开、撤除 ,在切开旧筒体之前要画出三条线,一条基准线,一条切开线,一条坡口线。

基准线的找法是在接近切开处,转窑画圈,划线可以重合便以此线作为基准线,并反推出切开线。

2、旧筒体选用十字支持固定,在每档轮带处和两轮带之间做十字支持,共五个。切断处做米字支持,避免筒体变形。

3、在吊车吊点已绑缚结实后并已受力的情况下才干进行切开施工。旧筒体选用半自动切开,切开完毕后将旧的筒体吊下。

4、将旧的筒体吊下以后,按照事前化好的线修整坡口。然后换上新的回转窑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