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液压盘式制动器(脚踏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作用)

海潮机械 2023-01-17 10:37 编辑:admin 266阅读

1. 脚踏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作用

反碟刹优点:

由于反碟刹车系统没有密封,因此刹车磨损的细屑不断沉积在刹车上,碟式刹车的离心力可以将一切水、灰尘等污染向外抛出,以维持一定的清洁。此外由于碟式刹车零件独立在外,要比鼓式刹车更易于维修。

反碟刹车缺点:

碟式刹车除了成本较高,基本上皆优于鼓式刹车。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这种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2. 脚踏驻车制动器原理

1、脚刹又称行车制动装置,是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小型汽车采用液压油传动,大型汽车采用气动传动。如果有ABS系统就是装在这个系统中的,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是两套独立的系统;

2、发动机制动相当于用汽车带到发动机转。换句话说,汽车行驶是靠发动机带动车轮,而在减速时,带挡制动不踩离合状况下,则是车轮带动发动机。所以,会消耗汽车的动能,达到减速目的。特别在下坡时或频繁制动时;

3、如果总使用行车制动,会使制动盘热量升高,制动性能减弱,所以制动最好带挡,把车速从高速减下来,配合减挡,再踩住离合停车。而且现在一般是电喷车,在带挡减速时,喷油嘴会停止供油,也减少了一些燃油消耗。所以行车状况下制动时要配合利用发动机制动。

3. 脚踏式制动机

脚踏式制动机适用于多种车型铁路货车,可用于铁路货车的调车作业、锁闭防溜等。

它改变了人力制动的施力方式,即改手施力为脚踏施力,具有制动保压、阶段缓解、快速缓解和锁闭防溜等功能;具有安全性好、制动力大、操作简便、省力、便于睬望等优点。

4. 液压制动装置的组成

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车轮制动器、制动滚、管路等组成。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活塞推动主缸向前移动。使缸内制动液产生压力,将油经油管压入各制动轮缸。这时轮缸活塞向外张开,推动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产生制动作用。

5. 液压制动特点

液压制动反应快 制动力较小,用在高档车上,主要为高速以及灵敏度上进行考虑; 气压制动反应慢 制动力大 难控制 主要用于排量大 准备质量大的车 气压系统靠压缩空气助力,必须有空压机,故所需气筒及制动零件较大,只有空间允许的车辆才能采用; 液压系统的空间小,反应灵敏,但只能靠真空助力。

6. 脚踏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作用是什么

1、密封制动液

2、制动时,活塞向外移动使密封圈扭动,松开制动踏板后,扭动的密封圈会对活塞产生回位力(这个力在活塞回位作用中不占主导地位)。

活塞密封圈是套在活塞上的,有一定的弹性。当液压推动活塞进行制动时,密封圈弹性形变,液压撤去,密封圈回位同时带动活塞回位。

7. 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系统的功用是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以保证行车安全,并使司机敢于发挥出汽车的高速行驶能力,从而提高汽车运输的生产率;又能使汽车可靠的停放在坡道上。按制动系统的功用可以分为行车制动系统(脚刹车)、驻车制动系统(手刹车)、紧急制动系统以及辅助制动系统,按制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可以分为气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两种。我们最常见的家庭轿车行车制动系统(脚刹车)都是采用液压制动,驻车制动系统(手刹车)兼有紧急制动系统的功能,辅助制动系统多见于大型货车上,家庭轿车上没有配备。

一般的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动总泵(也称为制动主缸)、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油)、制动油管、ABS泵总成、制动分泵(也称为制动轮缸)和车轮制动器组成,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压力传递系统。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总泵的活塞向前移动,总泵内制动液的压力升高,通过油管进入各车轮的制动分泵,推动分泵的活塞外涨,实现脚踩制动力向车轮制动器传递,推动车轮制动器实施制动;当松开制动踏板时,总泵活塞在油压和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分泵活塞和车轮制动动器回位,解除对车轮的制动。

汽车制动力实际上是来自路面对车轮的一个反作用力,它不仅取决于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更取决于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制动力最大只能等于附着力。这就是我们的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冰雪路面上制动距离更长的原因。一般评价汽车的制动性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这三个指标。实践中我们通常用制动距离来衡量,即汽车从100公里/小时的时速刹停到零所行驶的距离,一般轿车的制动距离都在40米左右。

正常情况下,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车轮的制动力是同步增长的,但是由于汽车的车身与车轮之间是柔性连接的,所以汽车在制动时车轮已经在减速直至停车,而车身在惯性作用下仍在向前运动,使汽车的重心向前偏移,这种现象称为汽车的制动质量转移。在这种作用下,汽车制动时前轮的负荷要远远大于后轮,一般前轮要承担70%以上的制动力,这就是前轮刹车片磨损更快的原因。一般前轮更换两次刹车片,后轮才需要更换一次。

为了提高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师们把制动管路一分为二,分别控制前桥或后桥的制动器,如果其中的一套管路发生泄漏,另一套仍起制动作用,防止汽车制动失灵。这种使用二套相互独立的制动管路称作双回路制动系统,它是通过制动总泵内部彼此独立的双腔主制动阀来实现的。轿车的制动管路布置常用交叉布置式,即左前轮和右后轮共用一条制动回路、右前轮和左后轮共用另一条制动回路,这样当一条管路发生泄漏时,另一条管路仍起制动作用,并且制动力也较为均衡,可有效避免制动跑偏。

大家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汽车在没有启动的时候,刹车踏板非常硬,几乎踩不下去,当发动机启动后,刹车踏板立刻就变得轻巧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制动系统中的真空助力器在起作用。它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利用发动机进气管的真空和大气之间的压差起助力作用。如果没有它,不仅仅是制动踏板沉重,汽车的制动力也会大幅度减小。有些车的真空管泄漏或被积碳堵死了,真空助力作用减小或没有了,汽车的制动距离就会大幅度的延长,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在行车中如果发现刹车踏板变硬,要及时处理,千万不可大意。

还有些人纠结于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哪一个更好,其实它们的作用原理都是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盘式制动器是敞开式的,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去,抗热衰退效果较好;而鼓式制动器是封闭式的,散热较差,长时间制动会导致热衰退。单纯从制动力方面来说,鼓式制动力更大一些,这也是一些大型卡车都采用鼓式制动的原因之一。

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工作介质,它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分为DOT3、DOT4、DOT5、DOT5.1四个级别,轿车常用DOT3、DOT4矿物油型制动液。刹车油最大的一个特性是吸水性,在使用中含水量会逐渐的增加,会降低它的沸点,使刹车油沸腾而失去制动作用。实验证明,当刹车油中的水含量达到3%时,刹车油的沸点就会降低25%;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刹车油的沸点会降低50%以上。比如说某种刹车油干沸点是210°C,当含水量超过3%时,沸点已经降低到152°C;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沸点可能已经降低到100°C左右了。所以当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我们就建议更换;如果含水量超过5%,那就必须更换了。

那么汽车的手刹车又是怎么工作的呢?手刹车的学名就是驻车制动系统,它的作用是在车辆停稳后用于稳定车辆,避免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由于溜车造成事故,同时兼起紧急制动的作用。在轿车上有机械手刹和电子手刹两种,它们都是通过刹车盘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来控制停车制动,并且都是作用在两个后轮上。区别就是二者的操作手段和控制逻辑不同,机械手刹主要是借助于人力,在汽车停止后,将手制动杆拉起,带动拉索使车轮制动器中的刹车片与刹车盘夹紧产生制动力,达到防止车辆自行溜车的目的;而电子手刹是在机械手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控制方式从机械式拉杆变成了电子按钮。

电子手刹和传统机械式手刹相比,操作更为简单而且省力,并且让车内空间得到更好地利用,所以,近几年电子手刹发展极为迅速,大有取代传统机械手刹的趋势。并且电子手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动态紧急制动功能。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极端情况,驾驶员无法控制刹车(刹车踏板故障、刹车助力系统故障、新手没有刹车意识、驾驶员睡着了等情况),操作电子手刹按键,可以对车辆进行全车液压制动,使汽车减速直至停车。

总体来说,现在的汽车制动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并且为了更好的控制汽车,人们还在上面增加了很多制动辅助系统,比如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弯道自动控制(CBC)、制动力辅助系统(EBA、BAS、BA)、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CS、TRC)、上坡辅助系统(HAC)、自动驻车功能(AUTOHOLD)、陡坡缓降控制(HDC)、刹车优先系统(BOS)等等,这些系统或者是增大制动力,或者是在制动时维持车身稳定。